每个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刻,“孤独”这个词其实常伴每个人左右,只是有些人对他敏感些,便经常察觉,有些人没那么敏感。
孤独不会因为你在人群中而消失,因为它是人类的特殊天性,几乎跟基因一样顽固,我们常常认为如果有人陪伴你或者很多人陪伴你你就不会孤独,这种描述是不准确的,有人陪伴你,你只是不再形单影只而已。
我们必须理解孤独是什么东西,要认知到它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也许就像我们生来便注定缺失了什么,孤独,便是我们一直在试图寻找缺失的那部分,尽管,连我们都不知道缺失的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因为害怕孤独,会为自己建立很多人际关系,包括亲密关系,觉得扎堆在人群里就会安全快乐,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分辨下,这是不是有效的社交?是不是有意义的社交?是不是良性社交?
它们对你来说是帮助你成长变得更坚韧独立,还是让你变得更依赖如同饮鸩止渴?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听听潜在的自己到底在说什么?他真的像我们以为的那样喜欢扎堆在人群里?那么害怕孤独?
其实未必。
可以说,孤独是种自持,是种修行。你必须与自己的孤独相对,了解它是什么,允许它存在,并使之安静,如果你不与它相对,你就无法了解它,无法驯服它,它便如同凶兽,经常出来折腾你。
不必害怕孤独,它本身就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而不是什么不请自来的“坏东西”。
刚上大一时,我就经常性的独来独往。不喜欢和室友一起出行,一是因为我是典型的急性子,二是因为我不喜欢天天待在宿舍里睡觉玩手机。恰巧我宿舍的其他5个人做事情永远都是慢吞吞,她们特别喜欢趴在床上。有时候一个人走倒没有什么,有一天发烧了一点都走不动,那时候身边一个人都没有,感觉孤独的不得了。
有啊,平时独来独往会觉得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可是当自己伤心难过的时候,却发现身边连一个安慰自己的人都没有,心里真的很伤心,也会觉得挺孤独的。
肯定会有的,人是群居动物,哪能不怕孤独,即使习惯了独来独往,也是需要和其他人交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