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读初中的时候,高中的时候对父亲也是带着深深的恨意,他只看成绩,成绩差了就骂,外面受气,回家就把我们当出气筒,我的想法根本就不想听。每一天我最快乐的时光就是父亲不在家的时光,直到现在,我也是觉得我们之间没有爱。但是也不像以前那么恨了。这是很多中国父母的通病,他们根本不会做父母,生儿养儿是要儿子顺从他们,听话就是第一位的。非常注重自己的面子,生怕孩子给自己丢脸,孩子被人欺负,他们怕丢脸,不想为孩子出头,就把责任推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唉,内心自卑的人,从不愿面对自己的真实想法。孩子,你要坚强起来,能依靠的只有你自己。
大部分父母其实是不知道怎么跟孩子相处的。孩子在外头被人欺负,其实大人和孩子的角度也不一样,我们小时候在外头跟小朋友吵闹打架父母都不管的,过不了一会我们又玩到一起去了!真碰到横的,父母会叫我们远离他一点,如果非得打架就一定要打赢了,输了回家必定挨罚,赢了那家伙就不会再次找茬,别人家长上门来父母道歉了事不会把我们怎么样!现在我对自己的孩子也这样:不惹事,不怕事,不欺弱小,不争强好胜!谁真的欺人太甚了肯定帮孩子出头!不爱孩子的父母少,是大多数父母给的爱不是孩子心里期望的,或者表达方式不为孩子接受罢了。
人活在世,都是不一样的,不然没有那么多喜怒哀乐了,放下内心的比较,多想好的一面,他们没有对你对等的付出,你想想自己以后也许对他们一样,其实也是平等的,好好武装自己,多学习东西,外面的世界很开阔,当你强大了,任何不好的东西想舍弃就可以舍弃,小时候凭的是拳头,长大拼的是头脑,每一个陪伴你的人也只是过客,不能成为你生活的全部,父母也不例外。
不被别人理解很正常,包括爸妈。理解万岁!可不理解才是常态,因为人们不可能万岁不是?不寄太高的希望就不会有失望,你主要是希望太高了,所以才会这样想。记住,你就是你,你以外的所有(包括爸妈、包括家)都不是你可以停留歇息的地方,能歇息的只有自己强大的心灵,这地方才是最安稳的,可以倾诉,又会让你有满意答案的地方。
不被家人理解这个情况很普遍,大家都经历过,其实问题本身很简单,两个不同个体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理解,好比早上吃粥还是吃面包,就是因为喜好不一样。但是因为是家人,所以问题升华了。所以应该多和家人沟通,就算不被理解也要多交流。
按照自己的的想法去做!有理想有目标又有动力一定会成功!多和父母、亲人做思想工作,多沟通,他们会理解的!同时尽可能不要在给他们增加经济上的负担,有条件还要帮衬一下!年轻时不逼一下自己会后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