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读书,而且不自知。对知识不尊重,对选择读书的人不尊重。甚至因为自己不读书而且生活尚可,反而回头问世人:“读书有什么用”的人。我做过类似的事情。而同样可怕的人。是自以为读了几本书,自视颇高,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的人。或者自以为知道真相,便开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却不知道自己的无知的人。我也做过类似的事情。说这些话。权当自省。我曾自觉读过一些书,看过一些事情,看过一些世情。于是在被一个人问起,如何面对侮辱的时候说。“有些人把没看过的事情当作是没发生,便觉得别人说的是假的。”但我不也是见识浅薄吗?我不是一样曾把我没见过的人当作是不存在吗?我只是在某个角落比别人多看了一些书,明白了一些事情。然而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却一无所知。我在大言不惭的说别人不读书有多可怕。却忘记了在真正见过世事无常的人眼中,我这个没读过书的人,有多么的可怕。面对浩瀚的真理的大海。我们永远是渺小的。而在那些渺小的凡人里面。我是那个浅薄的不能再浅薄的浅薄小子。
绝对是细思极恐,长时间不读书,看起来可能并不怎样,尤其是有丰富生活阅历的人。很多人事事洞明,人情达练,但是长时间不读书,获取知识的来源只是微信和新闻,在文学艺术等其他方面的认识就会很少,和别人讨论的话题也仅限于家长里短,说话的内容和思想也是停留在日常生活。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认知范围是快餐文化。虽然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之在社会各层都生活的不错,仿佛常常读书也无可厚非,但是缺少了最可贵的东西,思想。他们讨论话题很难深入,话题的范围也很单一,看问题的方面有很大局限性,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为主。举例,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触,在学生阶段最讨厌的是作文和历史,这两个学科是最能体现你思想的,文章总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缺乏鲜明的特点。历史主观题抓不住重点,领悟不到精髓,总的来说就是读书与思考的问题。读书是让你有思考的基础,长时间的忽视阅读,会让你的思考范围停留在一定的空间里,筑成思想的围城,别人无法撼动你,你也不能走出去。而读书是让你思想时时更替,不至于变得越来越僵化。读书是生活,不读书,生活就缺少了头颅,变得越来越难以有灵性地行走。一日两日不读书是不会影响和改变什么,但长久的不阅读带来的却是最致命的后果。
一直在读书而丧失了感知外部生活环境能力的人才可怕。1.最怕的就是终日读书不去实践,只是夸夸其谈。只在头脑中想,从来不去做。2.最怕的就是终日读书且好为人师,每天到处灌输价值观(其实别人没有兴趣),提建设性意见,得罪别人。3.最怕的就是终日读书且没有克制表现欲,暴露了自己的优势,不给自己留后路,把自己逼上了梁山,最后承受不了,丧失了原有的优势。4.最怕的就是终日读书且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读书变的能言善辩,周围人即使给自己提了意见,自己也能自圆其说,陷入逻辑上的死循环,丧失了更改错误的机会。最怕的不是你错了,而且你错了你还以为自己对了。相当于变相被“捧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