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去市场买菜的人就会发现,市场上同样是卖猪肉,很多猪肉价格都是一样的,但是有些猪肉就比较贵,但是它标明是农家土猪肉。虽然贵,但是人家每天也卖完了,买过的人也会反映,农家土猪肉就是有猪肉味,买其他猪肉根本就没有猪肉味。
为什么现在的猪肉都没有猪肉味呢?
说起来好像有点搞笑,但其实一点也不搞笑,因为只要吃过就会发现,虽然同是猪肉,同样的做法,口感却大不相同。其实原因无非就下面几个:
1.品种不同
以前农村里养的猪一般都是本地品种的猪,这些猪生长速度非常慢,抗病能力不算强,不适合大量饲养。所以现在很多养殖场都在国外引进了一些品种,这些猪生长速度非常快,抗病能力也强,非常适合一些养殖场大量饲养。
由于品种的不同,猪肉的质量肯定是不一样的。
本地猪肉质细嫩,口感鲜美,进口猪肉质比较粗糙,适合重口味烹调。
2.饲养时间不同
本地猪的生长速度非常慢,养上一年也才百来斤,杀好之后,去掉肚子里的内脏等,整头猪下来可能只剩下100斤左右了。
引进品种的猪长势就不一样,这些猪一般长到六个月左右就差不多两百斤了,比土猪养一年都要好。
所以,现在基本上都是养这种高产量的猪,饲养时间短,肉质自然没那么好,更别说猪肉香了。
3.猪饲料不同
以前的人养猪都是每家每户养几头,吃剩下的就拿去喂猪,所以那时候猪吃的一般都是剩饭剩菜,蔬菜叶子等。现在的猪待遇多好啊,有专门的饲料,专门的配方,有专人照顾,所以吃起来的猪肉也是不同的。
在我们这些小地方,人们根本就不喜欢去买那种猪肉,因为那种猪肉煮的时候味道特别大,还有很多水分,煮的时候就一锅水,煮好之后也没什么香味,又很柴。
家里的一个亲戚,以前也是在养殖场工作,过年过节都会分一些猪肉拿回家,这种要煮起来真的没什么味,一点也不好吃。所以一般我们都只拿来做红烧肉,做扣肉,口味比较浓,也就吃不出很大区别了。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现在的猪肉没有猪肉味,当然了,品种不同,饲料时长不同,就连吃的东西也不一样,肉质肯定会有所区别。
于是就有人专门去养土猪,虽然饲养的时间较长,但是卖出去的时候贵一些,算起来也是差不多的,好处就是肉质会更香嫩。有些养殖户还会专门养一些留着秋天做腊肉,反正懂行的人都知道去买。
话说,如果有两种猪肉摆在那里,一种贵,一种便宜,但是贵的好吃,便宜的不好吃,你会选择哪一种?
市场上的猪肉,专买那一家人的,那家人的肉有“猪肉味”。光靠这一点,他家猪肉就比别家的贵。人家十几块一斤,他二十几块一斤。有人说要搞双盲。双盲也是猪肉味一尝就尝的出来。这不是唬人的“玄学”。这和好羊肉不膻是一回事。金锣和双汇的冷鲜肉也不如他家的猪肉猪肉味浓。您别不信,咱说话不蒙人。
这其实就是我们畜牧人应该考虑的问题。现在规模化养殖,路子走偏了,所以才猪价这么低,而且人们还不爱吃。我先说猪肉美味的原因,其他肉也可以参考。持水力,肌间质,肉色,风味物质,嚼劲都决定了猪肉是否美味。
个人感官的问题!现在一日三餐都离不开肉食,说通俗点就是有点麻木。记得以前在农村,一般都是蔬菜,平时吃肉也是腊肉。一个月能吃一回新鲜肉就不错了的时候,逢着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去吃一回,都会觉得特别香。
肉质的具体变化。我小时候因为喜欢吃新鲜猪肉,仔细观察过农村自己杀的猪肉和腊肉的区别,对比现在的猪肉,脂肪层和精肉层明显要松动一些,农村杀得猪脂肪层很紧实。估计是生长周期长,没有被催肥的原因
烹饪得问题。现在食不厌其精,各种调味产品越来越高端,多样化。而且烹饪方式也变化多端。这种变化一方面带来复杂的味觉变化,一方面却掩盖了食物本来的特性,所以,吃什么觉得没什么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