腈菌唑杀菌特性与三唑酮相似,具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可以 喷洒,也可处理种子。产品有5%、6%、12%、12.5%和25%乳油, 12.5%、40%可湿性粉剂,5%、9%、12.5%、20%微乳剂,12.5% 水乳剂,40%水分散粒剂,20%、40%悬浮剂。
(1)果树病害:防治梨、苹果黑星病,喷5%乳油1500-2000 倍液或40%可湿性粉剂8000-10000倍液或25%乳油4000-5000倍液。12. 5%乳油1500-2000倍液、40%悬浮剂8000-10000倍液、 12. 5%微乳剂2000-3000倍液或5%微乳剂1000-1500倍液,如与代森锰锌混用,防病效果更好。防治苹果和葡萄白粉病,喷25%乳油3000-5000倍液。每两周喷1次,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防治香蕉叶斑病,喷12%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黑星病,喷25%乳油3000-4000倍液。用1%药液处理采收后的柑橘,可防治柑橘果实的霉病。
(2)防治小麦白粉病,亩用有效成分2-4克,折合5%乳油40- 80毫升或6%乳油34-67毫升或12%乳油17-33毫升或12. 5%乳 油16-32毫升或25%乳油8-16毫升或40%可湿性粉剂10-15克, 对水常规喷雾。防治麦类种传病害,对腥黑穗病、散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 25%乳油40-60毫升;对小麦颖枯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5%乳油 60-80毫升,对少量水拌种。拌种后对种子安全性比较好,并对作物生长有一定刺激作用。
(3)防治黄瓜白粉病,亩用5%乳油30-40毫升,20%微乳剂 13-25毫升、12. 5%水乳剂22-32毫升、40%水分散粒剂7. 5-12 克或40%可湿性粉剂7. 5-10克。对水常规喷雾。防治茭白胡麻斑病和锈病,在病害初发期和盛发期各喷1次12. 5%乳油1000-2000 倍液,效果显著。
氟菌唑为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具有预防、治疗、铲除效果,内吸作用传导性好,抗雨水冲刷,可防多种作物病害。毒性:属于低毒性杀菌剂。对大雌鼠急性经口LD50>659毫克/公斤,大鼠急性经皮LD50>5000毫克/公斤。对兔眼睛粘膜有轻度刺激作用。无慢性毒性,对鱼类有一定毒性,鲤鱼LC50(48h)为1.26毫克/升,对蜜蜂无毒。剂型:30%可湿性粉剂,15%乳油,10%烟剂。特点:该药为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具有预防、治疗、铲除效果,内吸作用传导性好,抗雨水冲刷,可防多种作物病定害。 适用范围 适用于麦类、果树、蔬菜等白粉病、锈病、桃褐腐病的防治。氟菌唑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内吸性强。杀菌谱广,主要用于水 稻、麦类、蔬菜、果树等作物的病害防治。产品为30%可湿性粉剂。
(1) 防治水稻恶苗病、胡麻叶枯病,用30%可湿性粉剂20-30 倍液浸种10分钟,或用200-300倍液浸种1-2天。
(2) 防治麦类条纹病、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30%可湿性 粉剂500克拌种。对小麦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30%可湿性粉剂 1000-1500倍液喷雾,隔7-10天再喷1次。
(3) 防治黄瓜黑星病、番茄叶霉病,在发病初期,亩用30%可 湿性粉剂35-40克,对水喷雾,隔10天再喷1次。防治黄瓜、苦瓜的白粉病及豆类锈病,用30%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当药液浓度高时,在瓜类生长前期使用后会发生深绿化症。
(4) 防治多种果树白粉病、桃黑星病、褐腐病和灰星病、樱桃灰星病,在发病初期,用30%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喷雾,间隔 7-10天,共喷3-4次。当药液浓度高时,对树势弱的梨树叶片会发生轻微黄斑。
氟菌唑属咪唑类杀菌剂。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内吸性强。杀菌谱广,主要用于水稻、麦类、蔬菜、果树等作物的病害防治。产品为30%可湿性粉剂,商品名特富灵。 防治水稻恶苗病,胡麻叶枯病,用30%可湿性粉剂20—30倍液浸种10分钟,或用200—300倍液浸种1—2天。 防治麦类条纹病、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30%可湿性粉剂500克拌种。防治黄瓜黑星病、番茄叶霉病、瓜类白粉病,在发病初期,亩用30%可湿性粉剂35—40克,对水喷雾。 防治多种果树白粉病、桃黑星病等,在发病初期,用30%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共喷3—4次。 防治瓜类、豆类、番茄等蔬菜白粉病,在发病初期,亩用30%可湿性粉剂14—20克,对水70千克,喷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