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根本就不能短期预测,这不是学界公认的事实。地震局作为公共部门,应该做的是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工作。理想情况下,作为一个能够协调多种公共资源的部门,地震局绝对应该把以下几方面工作放在首要位置:1、向公众普及地震自救常识,在地震多发地区组织经常性的演练,让公众在地震来临时知道该怎么办,不至于过度恐慌。配合以下第2点,可以挽救无数生命。2、建设地震预警系统。地震虽然不可预测,但是可以预警,利用地震P波比S波传递得快这一点,在地震台网监测到P波的同时,立即通过广播、电视、手机、互联网等,向可能受影响的地区全面发布,告知公众地震S波还有多长时间到达。如果建设得好,可以为不在震中的地区赢得几秒到几十秒的宝贵时间。不要小看这点时间,只要公众事前受过恰当的训练,几秒钟也可以做很多事:在家里可以关掉明火,拉掉电闸,敞开房门,远离危险物品,找个坚固的桌子底下蹲好,冷静下来想好逃生路线;开车的人可以紧急停车;核电站、铁路、医院等部门可以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减少次生灾害。日本气象厅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值得学习。中国内陆地区比日本地质情况复杂得多,预警的难度更高,但并不是做不到的。3、针对各地具体情况,发展不同的建筑物抗震技术,细化建筑工程抗震标准。同样能量的地震,在地质条件不同、建筑规划习惯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是很不一样的,这里面大有研究可做。
以上几条的价值远远高于幻想中的预测预报,地震局根本不应该浪费资源研究什么预测,公众也不该拿「这次地震为什么事先不预报」来指责地震局,做好以上几条才是地震局的本职工作。
还有大家都认为预测地震才是地震局应该干的,地震局不是没有做而是一直有人在从事这方面研究,可是你要知道预测地震是世界性难题,以现在人类的科技水平还远远不能成功预测。你说日本能提前几秒预测。托那不叫预测那叫预警,地震已经发生了才能发出警报对震中比较远的地方才有作用,而较远的地方破坏力又很小,其原理就是利用无线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提前告诉地震没有波及的地方的人,而且自汶川地震以后我国也在逐步完善地震预警系统。另外地震局的一些问题也不得不说,全国各地都有监测台站都得有人啊,养的人多了,然后地震局又不像国家电网啊铁道部啊能够实实在在的让民众看到实际作用,大家自然觉得白养这么多人了。照大家的意思地震局预测不了地震就应该撤,那研究癌症的医生现今也治不好癌症是不是也要撤。
有人会问,既然不能做出准确预报,地震局有何用。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回答。其一,地震局存在的最直接一个作用在于,地震一旦发生,地震局可迅速给出准确的震中、震级等情况。不要小看这一点,它一方面是开展后续救灾工作的基础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它还有一大功效。这次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影响范围广,全国大片地区都有震感。如果没有地震局迅速给出辟谣信息,我想12日晚上全国会有数以千万计甚至上亿的人在恐慌下露宿街头。我们这些非震中地区的人昨夜能安然入梦,可以说就有地震局的功劳。其二,我们可以把纳税人的钱视作一种长线投资,养着这些科学家持续研究,等待地震预报能发展到准确预报的那一天,为子孙后代造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