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羞耻”的感觉,我一个喜欢吃冰淇淋的未成年的少女在大街上舔甜筒都有好嘛!这是大街上的群体对我们个人有心理学上的影响。人们对他人在场有所反应,对个体的积极或消极反应都会有增强的作用。有这样一个实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长跑者如果在跑道上跑步会遇到一位坐在草地上的女生。如果这个女生是面对他们的,那么这些长跑者会无意识地速度更快一点;如果这个女生是背对他们的,这些长跑者会无意识地跑得慢一点(WorringHam & Messick, 1983)。所以说,我们人对人群是有“评价顾忌”的,也就是我们想知道别人怎么评价我们,从而产生忧虑。从这个吃冰淇淋的问题本身来说,可能会思考以下大家的评价,“大街上的人会不会觉得我的吃相很难看?”“我吃冰淇淋大街上会不会觉得我小孩子气?”从而产生顾忌和忧虑。不仅从群体来讲,从自身来讲,自身可能觉得“在大街上吃冰淇淋”和“自己是一个刚猛的男人”这两个相悖的。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看起来自相矛盾,为了看起来一致,我们会假装某种态度或产生某种情感,而这就是题主所说的羞耻。现在社会有一种刻板印象(虽然这个越来越弱化),比如说“女孩子更乐意用粉色的文具”,“男孩子就必须要玩小汽车小飞机模型”,“相比于男孩子,女孩子更愿意吃甜品”,虽然现在这些越来越弱化了,但是还是有人的潜意识是这样的。比如我依稀地记得,我请我初中男孩子同桌吃一个粉色的棒棒糖,他拒绝了我,说这是“女生才吃的东西”。我当时还表示不理解,后来发现其实这是和自身观念是有关系的。所以“男人在大街上吃冰淇淋”这种羞耻的观念可能家庭背景、从小的教育、周围人潜移默化的影响都有关系。可能理想男人走路状态是“在大街上自带bgm行走风衣飘逸的男人”,而实际上是“有点小孩子有点萌一边走一边舔冰淇淋的男人”。这两种“矛盾“的状态造就了一个“看起来不一致的自己”,从而有了顾忌和羞耻之心。举个栗子,就像我开头所说的“我自己身为一个未成年少女我在大街上舔冰淇淋”都有点羞耻的原因:
1.小时候我妈妈教导我说不能在大街上吃东西,因为这样不干净会吃进很多灰尘,奶奶小时候也教导我说一边走路一边吃东西会引起肠胃不好,所以在我心理背景上对这件事有不听妈妈的话做坏事的感觉;
2.我希望我走路的样子像一位淑女一样落落大方,而不是一边走一边吃冰淇淋像小孩子一样,这和我自己想要表现的自己不一样,产生了自我矛盾,从而有了羞耻之心;
3.我害怕大街上的人对我有不好的评价,怕他们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冰淇淋吃多了就会长成一个球,或者是怕大家觉得我舔冰淇淋的姿势太好看了,所以有了人群评价顾忌,感觉很羞耻。
认真想想,生活中还真的有一样的人。他们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是根据自己内心真实的评价和规则,而是因为担心他人会有不好的的评价。有些家长在教育男孩子的时候会说:男孩儿就要有男孩儿的样子,棒棒糖,玩偶,粉色,草莓味…都是女孩子应该喜欢的……多不公平啊,多么肤浅又愚昧的教育。一个男孩子是不是有男子气概,在于内心,更何况,软萌的男孩纸也很可爱呀。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长大的部分直男,往往也会不自觉地维护这样的观念和社会氛围。甚至男生之间还会存在一条鄙视链。我大学班上一个超级大直男,足球队的,在一次聚完餐回学校的路上,他竟然跟我透露他怀疑我们班上每一个男生的取向(小专业,总共也没几个人,男生不到十个…哭)。他还说道他不理解南方的男生怎么好多都帮女朋友拎包。我说女生的包往往内容丰富,出去玩大半天,会很累的,帮女生拎很体贴呀。他摇摇头说,我们西北汉子会觉得丢脸。(没有任何地域黑,转述原话而已,求勿喷)。一夕之间,这位运动型帅哥在我心中走下了神坛。其实吧,路人都很忙的,不会多么关注另一个路人,拎包也好,吃冰淇淋也好,喜欢就做,不喜欢…呃就做喜欢的。试着放开自己,心脏变大一点,脸皮厚一点,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啦!给遇到一样困扰的人打打气!
我独生,小时候超喜欢吃冰淇淋,每年一到夏天就软磨硬泡让我妈带我去批发一大箱放家里冰箱里,通常我妈都是使唤我爹带去,然后一大一小很欢脱的各自选自己喜欢吃的…然后今年大二,女孩子爱美的意识萌芽,要减肥,就没有说要去买…蓝后从我暑假到家开始,我爹就眼巴巴的盼着…时不时凑过来问我:想不想吃冰淇淋,要不要带你去批发 我也有这种感觉。甚至吃任何甜食都觉得不man,觉得羞耻。所以一定要谈女朋友,摆出一副“她硬要喂我吃,其实身为超man直男我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的”的表情吃,或者叹息一声“唉,买来又不吃完。又要我帮你解决,烦。”然后接过来吃。用这种方法,我每年都可以尝遍新发售的各种口味冰淇淋。当然,这个方法的第二前提是你的女朋友要是体贴你照顾你面子的。第一前提是你要有一个……………啊哈哈哈,真尴尬,当我啥也没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