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位母亲,也是一位语文老师,你说的孩子不爱读书的情况,我见到的太多!不想厚着脸皮说教什么,说真的,我自己的孩子就不爱学习!我发现,但凡家长一聚首,尤其是妈妈们,谈论的话题百分之九十离开不孩子学习。没办法,心里整天想这个事呗!而且家长的焦虑,似乎是共同的。可是我们的孩子呢,很少有自觉学习的,很多是悠哉游哉,不急不慢的状态。我家的小骚年,就是这样的!我在孩子学习道路上的付出,算是比较多的。孩子上小学时,我是不太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觉得孩子成绩一般就可以了,别把孩子弄那么累嘛!到初中时,才惊觉,怎么别人家的孩子成绩都挺好?我家的这位小骚年,他干什么都慢半拍,作业写到半夜,听课时走神,老师发的试卷作业常不翼而飞,记作业也迷迷忽忽记错……
我曾经是一名中学的英语教师,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也遇到过这样的孩子,看着孩子厌学,放弃自己的求学之路,很是心疼,对于孩子们的前途也感到担心。对于不喜欢读书的孩子,需要一个耐心的疏导过程。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想法。家长和老师都要耐心和孩子沟通,看看孩子心里到底是在想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有了厌学的情绪?切记,这个时候不能语言暴力,更不能武力解决问题。在孩子心里有抵触的时候,语言暴力和动手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
孩子也是有虚荣心的,多给与孩子表扬,哪怕成绩只是提高了一分,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江苏宿迁一个小男孩考试考了7分,他爸爸非但没骂,还买了烟花鞭炮“庆祝”,并且是整整一车!说孩子“以前都考0分,这次考7分了,得恭喜一下”。后来记者来采访他,他说孩子成绩一直不好,知道他考了7分自己也没生气。放烟花后,孩子自己激励自己,前两天考试已经考到57分了。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别焦虑。孩子有了厌学情绪,最焦虑的就是家长。觉得孩子没有了上学的兴趣,一生就完了。往往在这个时候,孩子看到家长的焦虑情绪,反而心里会觉得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反抗”来使家长焦虑。这个时候,家长要放平心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试着用朋友的身份去和孩子交流沟通。
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经常批评孩子。看不到孩子的成长,只看到孩子的不足。孩子写字慢一点,骂。孩子成绩没有提高,骂,甚至孩子考了99分,也要骂为什么会丢一分?!于是,孩子开始产生逆反心理。他知道只要遇到学习就会被父母骂,他就开始讨厌这件事情。试想一下,如果你只要碰一样东西就被骂,那你还想碰这样东西吗?
正确引导,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孩子没有了读书的兴趣,就会自暴自弃。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找到孩子的闪光点,比如,比较喜欢历史故事,或者对时事政治比较了解,再或者孩子的文章写得不错。找到孩子的闪光点,放大孩子的优点,提起孩子的求知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