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敏感期加强锻炼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是关乎国家强弱、民族兴衰以及亿万家庭幸福与否的百年大计,是全民健身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看待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和长远性,要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给予更多关注,不断采取强有力举措,切实保障青少年身体健康和体质提高。近年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不容乐观。据有关部门调查,近年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胸围等数据较好,贫血、营养不良情况减少,但涉及青少年体能素质的一些指标状况令人担忧。我认为与其是大笼统上了9年,12年,乃至16年的体育课而毫无所得,毫无进步,不如从根本上在儿童少年发展的“敏感期”进行各项基本身体训练,进而为中学开展“体育专项化”打下牢固而普及面广大的基础。儿童少年的身体在结构和技能上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发展潜力。儿童少年的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各组织器官正处在生长发育中,从小对儿童少年进行专门的运动训练,只要安排得科学合理,不仅可以促进儿童少年的身体发育,而且还可使其身体在结构和机能上得到改善和提高,使之朝着专项要求的方向发展。儿童少年的身体在结构上的改善与机能上的发展比青年人和成年人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和潜力,这是进行早期专项训练的一个有利条件。每种运动素质的发展几乎都有一个有利的较快时期,称为“敏感期”。身体运动素质的发展存在着年龄特征。人的身体运动素质发展存在着年龄特征,这是因为儿童少年各组织器官的发育速度不一样,在一定得年龄阶段有其相应的解剖生理特点,所以各种身体运动素质发展的情况也不一样。在某一年龄阶段,某种运动素的发展较快,而在另一年龄阶段,另一种运动素质的发展较快。这有利的较快时期,就称为“敏感期”。抓住某种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因势利导地进行训练,则某种素质的发展就会更快,就更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综合各方面的研究认为:儿童少年在10岁以前,体重轻,关节的柔韧性好,是发展柔韧素质的良好时期。10~12岁,神经系统较好的灵活性,肌肉在骨上的附着点距关节较近,是发展速度的有力时期。12~13岁,性成熟期开始,骨骼、肌肉的增长加速,是发展力量素质的有力时期。14~15岁,力量进一步增长,内脏器官功能提高,神经过程逐渐趋于均衡,是发展耐力素质的有利时期。总之,抓住身体运动素质发展的年龄特征,及早开始专项训练,会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在早期开展体育专项化这点与二期课改和上海关于推进高中乃至初中体育专项化不谋而合。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有项主要好处:第一,激发学生对体育专项的兴趣,摆脱功利性体育倾向,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两项体育技能,逐渐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第二,全面更新传统体育教学理念,形成以体育课、体育活动课、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高水平运动队等构成的完整的中学体育体系。
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大多集中在儿童少年时期,如果错过了相应的敏感期,则所对应的身体素质发展将很难达到理想水平。对普通儿童少年而言,在其敏感期发展相应的身体素质对日后的身体技能学习都将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各种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一、力量素质。力量素质分为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对于少年儿童来讲,负荷过大的力量训练会阻碍其身体的成长发育,但并不意味着在少年儿童时期就不能进行力量训练。适当的力量训练对少年儿童的肌肉发育、肌肉力量、用力姿势都能形成良好的影响。 1、一般力量发展的敏感期在12~15岁。在此阶段,着重发展全身肌肉组织,强度不宜过大,着重发展快速力量。主要采用动力性力量练习。在此敏感期的后期,可适当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加入专项力量练习,同样,负荷不宜过大。 2、专项力量发展的敏感期在15~17岁。在此阶段,加大专项力量练习的比重,着重发展那些与提高专项竞技能力相关的肌肉力量。以增大肌肉横截面积,提高肌肉间的协调能力为主。
青少年身体素质敏感期的概念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后来,蒙台梭利在与儿童的长期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理论,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她认为,在孩子生命成长的某个时间段,他(她)会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本能地专心尝试或学习其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直至内在需求获得满足或这种兴趣减弱。孩子正是通过一个接一个的敏感期来成长和发展自己的。在幼儿的教育上,抓住敏感期对提升幼儿的智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同样存在敏感期。身体素质通常是指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上的综合反映,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能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