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欺负年纪比自己小的、比自己傻的 。被欺负了也一笑而过,因为和心智不健全的成年人较量,本身即便赢了,也是跌份儿的 。
最典型的学生思维就是,诚惶诚恐毕恭毕敬打开这问题,然后一条条一行行对着高票答案看自己对得上几条,发现没对上长舒一口气,发现对上了捶胸顿足立志要改要改要改改。
先说结论,意识不到自己的时间是有价值的。因为上学期间多半没什么收入,于是学生们不知道自己的时间的价格,舍本逐末,花大量的时间研究怎么省点小钱。 具体表现为在淘宝上花几个小时比较商家找一条便宜一点的裙子,每天花大量时间关注各种打折信息,花时间研究如何团购如何凑单,等在电脑前面抢秒杀商品,找对自己没什么提高的兼职比如发传单,为了省路费坐公交车绕远路,etc.在学生思维里时间是充裕的,钱是稀缺的。然后带着这个思维进了社会,不知道珍惜时间提高技能,把功夫都浪费在细枝末节上,几年过去也没见升职加薪。其实恰恰相反,钱总是能赚到的,时间才是稀缺资源。把在网上比较10块和12块的面膜时间省下来,学个编程接接私活,学个外语考下口译,学个会计去考CPA,能带来的收益比精打细算剩下的钱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比如不停的纠结要不要大二退学再高考,讨论本科决定论,担心考到了心仪的研究生也不容易被认可等等。妄自菲薄妄自绝望;其实有太多事情根本就没那么重要。人生是马拉松,前几公里跑得坏了肚子拉个稀是可以慢慢追回来的。
"犯错误是丢人的"学校里,答错题是有惩罚的,划个差号,很不舒服。上课回答问题,要是错了,就脸红。所以,很多时候,好多“好学生”为了不犯错误,就不做事情了。想100%的把握做事情,或者,不犯错误。怎么进步呢?外国人就很喜欢try and make mistakes and learn.我觉得犯错误或者失败是学习的一个重要契机。当然,有些人犯了错误,会让其偷偷溜走。
我得先学会,懂得很透,才能开始做。”学生时代就是学习。所以,不懂得在做中学习,进步。那天看扎尔伯格在清华的演讲里,就很好的打倒这一想法。Facebook最开始源于他想满足人们的connection的需要,但是他并不懂得创业。有了这个idea,他先是和朋友一起倒腾了一个满足学校学生联系的社交网络,后来才继续学习,扩展到全国,全世界的。如果,他觉得需要先学习商科知识,设计,传播学,才能创业的话。这个世界就没有Facebook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