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不是降雨在溪谷的缓慢汇聚,而是山间岩土裂隙中的大型水体因压力超限而冲破表面覆盖层形成的瞬间性爆发。山洪来势迅猛,从发现到致人于险境往往在短短数秒之内。山地小气候复杂,且视野受限,在溪谷中下游小雨或雨已停的情况下,视野之外的溪谷上游可能正在下大雨,从而引发山洪。
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的地形往往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其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如由泥质岩、板页岩发育而成的抗蚀性较弱的土壤,遇水易软化、崩解,极有利于强降雨后的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一遇到较强的地表径流冲击时,从而形成山洪灾害。
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据统计,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分饱和,地表松动,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从整体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可知,发生山洪灾害主要还是由持续的降雨和短时强降雨引发的。
另外,人类的活动也可能引发山洪灾害。比如在山丘地区过度开发土地,或者陡坡开荒,或工程建设对山体造成破坏,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天然植被,乱砍滥伐森林,失去水源涵养作用,均易发生山洪。
山洪发生前一般在当地或邻近地区有强降水发生,注意观察天气征兆,可以提前躲避一些山洪灾害。在春夏季节,当观察到下面几种天气征兆时应加强对发生山洪的警惕性。
1)早晨天气闷热,甚至感到呼吸有困难,一般是低气压系统临近的征兆,午后往往有强降雨发生。
2)早晨见到远处有宝塔状墨云隆起,一般午后会有强降雨发生。
3)多日天气晴朗无云,天气特别炎热,忽见山岭迎风坡上隆起小云团,一般午夜或凌晨会有强雷雨发生。
4)炎热的夜晚,听到不远处不断有沉闷的雷声忽东忽西,一般是暴雨即将来临的征兆。
5)看到天边有漏斗状云或龙尾巴时,表明天气极不稳定,随时都有雷雨大风来临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