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是我们村有史以来第一个上985的大学生。我到北京的路费是全村人一起凑的,村长和我爸一起来北京送的我。那时候没听说过什么叫地铁,在心里感叹北京可真大啊,竟然还通火车。来北京之前我没碰过电脑,计算机专业是老师给我报的,我不太有概念,以为主要是学数学。现在想想,算是命好押对了方向。研究生毕业以后,我进了IT公司,工作到现在一直挺顺的,算是个中层领导了。工作第一年我还住在没有窗户的隔断间里,村里有人在县城的工厂打工,手被烧伤了,老板赖账不赔,我妈给我打电话让我找人帮着解决一下。我哪儿认识什么人啊?最后自己出钱找了个律师去帮老乡打官司,要回来的赔偿还没有我贴进去的律师费多。我每年过年回一次家,街坊邻居都会把自己孩子叫到我跟前,指着我说要向我学习,将来也考上北京的大学留在北京。那场面,好像我会开光,和我说两句话就能让他们的孩子有出息。
到北京十年,工资不上不下,小企业的中层,依旧买不起房,摇不到号,马上就是而立之年,有着时时刻刻想要离开北京却不能离开的理由。北京这么地方对文科生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红墙高瓦,百年的皇城沉淀,又国际又有内涵。于是义无反顾地来了,工作也是好找的,刚毕业月薪2800,也算是很满足了。那个时候,真的很快乐,非常喜欢北京,喜欢那些开放的博物馆艺术区,喜欢那些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喜欢那些镜头中取之不尽的小巷。年轻的时候,梦想是空谈,随着在北京这么地方,积累变得更加容易,可以和梦想站的更近,纵然它不再是最初的梦想,而是现实的,我想买车买房,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起点,也是足够了。
我18岁来北京上大学,今年是在这里生活的第15个年头。对于一个典型的北方人来说,我觉得我应该会一直生活在这里了。想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整个北方,真的只有北京这一个一线城市可以选择。所以,大学毕业后我就一直留在这里,买了房安了家。我也讨厌雾霾,但我更喜欢这里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别是到了冬天,所有的树都只剩下树干,各有各的姿态和风骨,特别好看,那时候你就会觉得,这就是属于北方最可爱的地方。
打工的人都比较喜欢去大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因为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多,工资也比较高。北京市我们的首都,是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集中了中国所有的资源,工作机会是其它城市所没法比的。而且一般外资公司的总部都会选择在北京。而且有些高科技企业都集中在北京。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小城市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只能选择去北京。
出来打工的都是想挣钱的,而在大城市机遇多,相对于小城市而言,大城市的工资高,大部分人就处于这种心理才会去大城市去发展。而北京就是大城市中的佼佼者。其次,北京做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是最高的,同时天子脚下,社会环境是最稳定安全的,基于这一些,大部分人会去北京打工。
生活在北京的人口构成主要是高素质人群,整个城市就像一个积极进步的巨人,作为普通百姓,生活压力大,但是北京生活会很开心,北京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包容,对所有人都包容,任何一个人只要有能力,都受重视,只要你有价值,所以喜欢北京的人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