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今日上午11时20分28秒,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北纬35.00度,东经110.9度)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震中距盐湖区城区10公里。由于震源较浅,位于震中的龙居镇部分临街店铺屋檐被震塌。 而50年前的3月8日,河北邢台发生强烈地震,损失惨重,共造成8千多人死亡,近4万人受伤。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这是继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后的又一次强震。 为此,运城市民对“地震多发于春夏季”这一议题讨论纷纷。市民张女士认为:“春夏季多发生地震主要是与地下水运动有关。春夏季节,地球距离太阳最近,地下水往外透。而地下水运动会对地壳变化产生影响,从而诱发地震。”王先生则表示,春季气候温暖,东南风强劲也是促使地震多发的原因之一。 针对 “地震多发于春夏季”这一论断,专家表示,地震和季节没有直接的关系。引发地震的成因有很多,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等。笼统地说某个季节多发地震是不科学的,只是某些季节气候特征如暴雨,或是滑坡等可能会诱发地震。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摊销有鸿儒,往来五百丁,其中地震波又分为S波及P波。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概括性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也称地震异常)。它包括地震微观异常和地震宏观异常两大类。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现象称为地震的宏观异常。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地震云、气象异常等。
地震龙(属名:Seismosaurus)意为“使大地震动的蜥蜴”,是巨大的草食性恐龙之一,生存于侏罗纪晚期。地震龙是恐龙中超大恐龙的代表龙,在1991年发现了第一只地震龙化石。地震龙长着长脖子,小脑袋,以及一条细长的尾巴。鼻孔长在头顶上。它的头和嘴都很小,嘴的前部有扁平的圆形牙齿,后部没有牙齿,现在地震龙已被断定为一种长得过大的梁龙。地震龙这个物种名称已废除,现名哈氏梁龙。如同其他梁龙科恐龙,地震龙的鼻孔位于口鼻部前端,但头颅骨上的鼻管孔位于头部顶部;而地震龙的前肢稍短于后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