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工业发达地区的野生鱼虾,那真的没养殖的干净,个人最放心的就是大水库的鱼(小水库可能放很多东西,但是规模大到千岛湖这种又存在网箱养殖,不放心),基本无污染。就目前而言,养殖常用药品滥用的情况较为轻微,原因是土地,鱼苗,饲料,人工等各种成本上涨,鱼价低迷。当然有人就要问了,这说的都哪跟哪啊?就是这个原因,滥用的前提是,你得买很多啊!!你得买很多啊!!你得买很多啊!!
现在大白菜都起码两块一斤,土豆都起码两块五一斤的年代了,一斤鱼出塘价普遍在十元以下,得有多二的人才会哗哗往里面放药啊?那都是人民币好吗?实际点说,养殖户很多都是鱼不成片成片死舍不得放药,乃至于成片成片死还是只能手足无措的地步。因为养殖就算放药也要对症下药,不然也是徒劳无功。
先给答案,野生的鱼虾【不会】比养殖的更安全。首先,对于养殖鱼虾不安全的的认识主要是认为养殖鱼虾体内含有鱼药残留。诚然,在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幼鱼幼虾阶段我们国家现在普遍使用甚至滥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在体内是会缓慢代谢掉的。在鱼虾收货上市前的一段时间是不允许使用抗生素的。鱼虾收货作为商品后,工商和质检是有对其进行抗生素残留检测的,拿到合格证才可进入市场。但是,各位都懂的,我们的监管和检测体制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才会经常出现XX产品农药残留这些新闻。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关注养殖环境的控制和选育优良种质来减少病害的发生,抗生素的使用也越来越少,在养殖户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下,养殖产品的品质必然会不断提升。其次,对于野生鱼虾,它们的风险来自于【不可控】。
其危害主要来自于重金属的富集和寄生虫两个方面。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烂泥。
在挪威,野生三文鱼可以钓起来自己吃,但是是禁止销售的,就是因为没办法对野生的鱼质量监控,而野生三文鱼了在洄游产卵时很可能感染寄生虫。结论:野生的不会比养殖的更安全,目前现状是两者都有风险,但其实养殖产品是不应该存在风险的。至于口味,本人也觉得野生的更好吃一些,肉质紧实细腻而且没有土腥味。这也是我们水产养殖人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