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7亩薄田,种上了麦子。施肥,除草,打农药,伺候到6月。一个星期前天气37度的时候收割,脱皮后勉强5000斤麦子,也就是毛利5000,实际收入4000左右。当农民只能得温饱,没有前途。由此下去,淘汰是迟早会发生的事。
随着农业农村的发展,农村的耕地肯定会集中起来,集中到少数人的手里。这也正是推行土地确权,土地流转的目的。土地集中之后,需要种地的农民越来也少了。那么大批量的农民干嘛去?在农业领域里面自然会淘汰一部分。
普通农民种地是不赚钱的,而外出打工却可以赚不少钱。大规模种植的赚了不少钱,而普通农民赚不着钱。种地付出了很多,但是却没有回报。在种种压力之下,普通农民干不下去了,只能选择外出打工,或者做点小生意。
未来的农业绝大多数会是企业经营,把农民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承包过来,规模化种植,然后再雇佣农民种植。每个人只需要负责种植或养殖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公司提供技术,统一管理,实现规模效益最大化。
农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高科技化发展,没有文化知识的经营方式将会被淘汰,看看发达国家的农业,农民是很赚钱,而且很高尚的工作。我们的农业未来也将如此发展。
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就不得不雇佣农民;农民想要更多的收益,就不得不依赖企业。正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组合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就像水和鱼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