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觉得要明确一下快走和慢跑的概念,每公里8公分钟可以说是公认的分界线,如果你匹速达不到8分钟,请不要说自己在跑步。
全马是42公里,相当于5.5小时以内的才有资格称之为跑马。
我直接拿自己作为例子,让大家有个概念,大学时期5公里达到16分20秒,完全就二级运动员水平。毕业十年由于工作和家庭原因,一直没运动,从去年开始回归跑步。
能20分钟跑完三公里就足足要10天的时间。
能30分钟跑完5公里就花了半个月时间。
将近一个月才能达到25分钟跑完5公里。
绝不要相信5公里是人都能跑下来,就算速度再慢也要半个月。
我个人认为,半马最起码也要有300公里以上的跑量作为堆积,不然基本跑不下来。全马有500公里应该就差不多了。所以我认为3个月可以考虑半马,随便冲动跑全马,估计是躺医院的节奏。
三个月差不多,主要还是很多人核心肌肉不足,容易伤到膝盖,那就得从靠墙静蹲-平板支撑开始强健核心肌肉和膝盖周围的小肌肉。体重大的尤其要强健肌肉为先,跑量速度不能上太快;跑累先累肩膀和手臂。马拉松一场下来手臂要前后摆动几万次,所以要练肩背。俯卧撑,弹力带扩胸;不锻炼的人还容易有柔韧性不够的问题,坚持每天做点拉伸操,也很有好处。我每天睡前深弓步走压腿压脚的都来一轮;坚持缓慢加量,从零基础到每月150-200公里的跑量慢慢加上去,注意10%原则(每两周比上两周加10%),还有就是三个月一次减量休息两周。我就是这样从1000米跑走8分钟的基础用了两年时间完成首马破四。
三个月根本不够,别急于求成,零基础到全马至少要一年以上的准备时间——如果你不想落下终生疾病的话。有两本参考书不错,推荐你看一下《爱上跑步的13周》这是让你开始10公里跑的,差不多3个月后能让你轻松搞定迷你马拉松。还有一本是《马拉松完全指南》。也就是让你做足跑马拉松的全部准备的。两本书都有非常完备的训练指导和训练计划,严格按照上面说的来一点问题都没。贸然挑战远距离长跑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且不说你的心肺能不能顶得住,你的肌肉(横纹肌溶解症)骨骼(骨折)关节(膝盖及半月板损伤)带来的病痛几乎是终生的。所以任何运动训练都没有捷径可走,更不能急躁(想想刘翔),只有老老实实的按部就班的训练来达到目的。
如果平时有锻炼习惯的,是可以的。像我以前一个星期4 5次运动,跳绳核心深蹲硬拉卧推之类的经常做,开始跑步之后适应的很快,第一个星期从3公里到5公里,第二个星期8到10公里,之后12 15 18 21 25 28 30 35 38 40公里循环渐进,然后在第三个月下半个月的时候再慢慢减少跑量,赛前一个星期每天多储存糖原,多吃面食水果,赛前两天停跑积攒体力,比赛当天提早两小时进食,7分饱就好,面包香蕉运动饮料之类的,可以吃袋能量胶,多喝水,一定要排空身体,你懂的
理想情况下,按一星期,跑步距离增加10%算,起步一公里(实际上,大多数人第一次跑不了一公里的),三个月十三个星期,1.1的十二次方等于二十点一,正好半马路程。三个月参加半马,靠谱些。至于全马,如肯冒险,也有理论上的可能,如2.2小时跑完一半,剩下一半需要在3.8小时完成,需要配速5.526(慢走达不到),估计即使关门前完赛后,不死也得脱层皮。
何为零基础?我43岁时开始跑步,第一次跑就16公里,1个月后跑半马,两个月后跑全马。现在跑步3年半了,跑了8000多公里,143个半马,17个全马。中途也受过伤,边跑边学习边养伤,近一年多没有受过伤,喜欢、敬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身体是自己的,同样是家人的,跑自己的路,和家人多沟通交流,全马才是跑步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