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北京之后,一共只喝过一次酒,是和我喜欢的人一起。我其实不太能喝酒,但大家在知道我的家乡之后都会自觉默认我很能喝,这点很讨厌。但是在我生日那天,小白,也就是我喜欢的人(那时候我还不觉得我很喜欢他,只能说是有些好感)带我出去吃晚餐,我们两个要了一瓶清酒,一人喝了一半。我很久没喝酒了,清酒的度数也有点高,所以虽说算不上醉,但还是有一点点朦胧的迷离。吃完饭我们在大街上散步,一直到快零点才叫车回家。我们站在街边等车,他看着打车软件,我看着他,熏风南来,我忽然觉得很快乐。
喝断片的一瓶红酒,说了很多蠢话,尖叫惊动了保安,被硬拉到花洒下冲了个透心凉才安静下来。这些我自己全部不记得,是真的完全想不起来。可是应该喝了不到一瓶,那时候酒量可真差。另外,第二天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居然没什么宿醉,但是一路上丧魂失魄。大概是一辈子最低落的时刻之一了。
喝过两小杯1986年的茅台。大概十多年前,奶奶的哥哥过生日(好像是八十大寿),拿出来两瓶土瓶子的茅台,封口好像是纸加泥。然后倒出来的酒体蛮稠的,透明微黄,不太刺喉咙,特别顺口,香气不像新茅台那么浓烈,喝完也不觉得上头,心情蛮好的。很少喝白酒,但是这次喝酒记忆深刻。
最难忘的是一坛酒,老家突然流行自酿葡萄酒,买了400斤葡萄,酿了好大一坛(或者说一缸)十一回老家一家人瀘酒,甚是风雅,结局呢,大家又怕甲醇超标,所以那坛费时费工的酒,除了刚酿好尝了下,就一直孤零零在厨房角落,现在大概已经倒掉
十年前在武汉,几个开酒厂朋友聚餐在自己餐厅,老板开了瓶稻花香十年陈,浓稠的像米浆,香气馥郁。后来,他们就让我不要喝酒,十年后,我再次喝了口稻花香十年陈,结果,呛的我眼泪鼻涕一起流。我才明白为什么酒厂的朋友让我别喝酒。
在布村一行人拿着护照第一次去买酒,选了一瓶百利甜。每晚睡觉前拿着亮晶晶的玻璃小碗,舀两勺冰淇淋,再倒点冰凉的巧克力甜酒拌在一起。趴在地上的queen size床垫上,听着窗外的雨声,心满意足地吃完,就脸红心跳的睡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