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寒暑假每次都是汹涌人潮中的一员,见过了各种拥挤,形形色色的人,多样的故事。寒假放假都比较早,还没到春运的高峰期,偶尔能抢到合适的票。有一年没那么幸运,唯一能买到的票,下了火车快11点了。那天晚上应该下着小雨,拖着箱子走了几个路口,找了家网吧,没有睡觉,玩了一夜。
工作后才算真正参与春运的大潮,每次抢票都像打仗。早一天,晚一天,坐着,站着,只要能回去,不挑剔。最挤的一次,买的站票,却一路坐到家,我猜是坐票的人在门口没挤进来,或者连车都没挤上。车开了站台上还有一堆人,大包小包扛在肩上,目送火车远去。车里没有落脚的地方,想换个姿势要好几个人一起动。去年买了车,不挤火车了,可是堵在路上更痛苦。。。。
2017年切实体会到春运的力量,回家一个月前,每天早上六点准时醒过来抢票,然而,最后也只能买到加班车的硬座,从广州到武汉,18个小时的车程,开了20个小时。当时买到的是靠走廊的座位,万分感谢靠窗的大叔跟我换了座位,才让能够让我靠着窗一觉睡到清晨。话说,车上卖东西的列车员,一句“这趟车是昨天空车从武汉开到广州,特地来接大家回家过年的。”让人十分感动!虽然下了火车买错了回家的汽车票,原本动车半个多小时就能到家(抢不到动车票),结果硬是多折腾的两个多小时,下车的时候看见老妈等在黑夜路口,那瞬间只觉得,不论回家的路多么辛苦,也一定要回家啊!
我是六甲番人,今天在百家号发表了原创诗词《七律·戊戌新年归家(客心何必催春运)》,其中有几句诗就是写春运奔波的体会的:“月渐缺残年渐近,车常龟速路常岖。客心何必催春运,风雪消停困顿无。”是的,正如诗中所言,春运时在高速公路上的行车可用“龟速”来形容,平时一马平川的三车道,也因风雪天、堵车、打尖等问题突变崎岖不平。但是,路堵心不堵,待得风雪过后,待得事故处理完毕,路自然会通,春运终将过去,我们暂且看开点罢。我是百家号“六甲番人”,较少参与百度问答,主要写文史类原创文章,更多精彩,欢迎大家关注。
当年在胜利油田附属技工学校就读的时候,都是汽车跑到张店坐火车回郑州,然后最惨烈也是记忆最深的一次就是我背了个大双肩包,因为都是衣服啥的不重,就没有双肩背跨在右肩上,挤上车的时候那人多的,好在当年年轻,还是挤上去了,当时还是低站台,抓着车门栏杆往上爬呢,嘣的一声,背包带挣断了,心说这下坏了,包掉下去下面这么多人,肯定找不回来了,结果我回头一看,身后底下黑压压的人头,我的包就像大海上的一页扁舟一样,浮在人头上起起伏伏,我就反手抓住了另外一根肩带,给拽住拉上来。真是惊心动魄
平常在路口拦个车就可以回去了,但是春节时候,门口的车涨价太厉害,于是考虑坐火车.
上年作死买了个从另外一个城市绕过去的火车,是绿皮车,有座位,我以为没什么大问题,但是人太多,干脆在车厢门口站到家.
今年没买车也没驾照,还是不方便,还好有铁路,计划坐高铁回去.
出站的时候最让人有过年的感觉,围栏外面人山人海。有女儿投入父母怀抱的、有小孩子尖叫着冲向爸妈的、有抢行李抢不过儿子而生气的老爷子、有一见面就大声数落闺女穿这么单薄的老太太,每一个人都心急火燎地往家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