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给我说过,人一定要投资自己,而不是投资身外物。这也相当于是用钱买时间了,因为买一本有用的书在20岁买和40岁买意义不同。20岁的一小时,和40岁的一小时,价值不同,所以我一直把钱花在投资自己这件事上,其余的消费则是能省则省。
曾经是月光族,我经常冲动消费,有时候买了某件东西发现根本用不着。后来慢慢改正,每次购物都要好好想想,能不能用得上。花钱确实是一件很爽的事情,甚至有的人不开心的时候就使劲花钱。但那是有钱人的方法,自己想学要先衡量自己的能力。
一个人的消费观首先跟所处的环境以及收入有直接关系,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那时候买东西都是挑最实惠的,现在长大了,收入也可观了,再加上我也工作了,消费基本都是挑选质量好的,价格排在质量的后面,也算是属于理性消费人群吧。
我觉得消费观念是受从小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消费观念的影响很大的吧,从小因为家庭条件还可以,爸妈就一直花钱大手大脚,吃穿用度也是中上水平。我现在的消费观就和爸妈一样,花钱喜欢大手大脚的,算不上是理性消费人群。
因为从小就接受了我妈艰苦奋斗的教育,所以形成了极度节俭的消费观。对奢侈品这种东西本身就不抱有任何好感,不借钱,也不敢去用任何信贷类APP,我觉得,任何人在任何时期都不要去消费超过自己收入的东西。
我自己的消费观有点奇葩。我个人几乎没有透支消费的行为,赚多少花多少可以,偶尔买个喜欢的大件透支了信用卡也一定保证下个月还上否则寝食难安。可能是从小穷怕了,也可能是性格比较抠门,算不算是奇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