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很多人说过学习英语干什么反之又不出国,学习数学干什么反之我买菜又不要用二元一次方程求解,学习语文干什么我本身就是一个中国人。 甚至到今天,类似的言论不绝于耳。但当时觉得自己不可能出国的人我不知道有多少已经绕了大半个地球,当时觉得xyz两三个未知数就折磨得死去活来的人我想基本上都见证了这十多年来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尽管仍然不明白微积分ODE线代等等对这些科技的意义,当时觉得语文政治是最没有意义的学科的人,在各种门户论坛平台乃至于生活里你都可以看到听到他们对这个世界幼稚的认知。我也不知道你是否是一个已经见过高山但没曾想过往上爬学了那么多好像都有用可是觉得电动车好酷好炫发动机是个什么玩意学了还能干啥的大学生。 也许你多翻翻一些科普书籍,对此会了解的更深刻,哦胖友我指的绝对不是一些小学生科普,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即便畅销了这么多年但我知道大多读过的人对个中问题仍然一知半解,我指的是这种正儿八经想要把高深学问普及给智商平均线上下我们这样的众人不求世人能够理解这个世界起码能够自觉远离巫婆农药跳大神的科普书籍。
偏心量为3mm的时候,会有下面的效果,当时做这张图是考虑GT-Power里的习惯,选择了燃烧上止点为零点。连杆大头与曲轴之间的偏心改变了冲程长度,而且实现的是四个冲程不等长,这意味着四个冲程内的压缩比都可以调节,而且可以不一样。阿特金森和米勒循环膨胀比大于压缩比的效果在这里都可以实现,也一样可以把10.2的压缩比调到12、13以上,你可能觉得不现实这么大的压缩比不早爆震了嘛。低转速大负荷时它使用的是小压缩比,在不容易爆震的区间,压缩比可以适当调大。所以热效率提高了,节油就有了呗,当然这种机构问题也很多,不多谈了。
四冲程指的是活塞的运动,但实际上它只是表征这个运动的一个事物,当然这个表征也是我们设计这个机构想要得到的结果,真正构成这个运动的部件是连杆与曲轴。引用的部分已经贴出来加速度,就不重复了。如果你考虑上活塞的质量,你就能得到往复惯性力,如果你继续往下想,你就能得到各种力与力矩的关系,假如你开始计划描述两缸机、或者四缸机里,好几个活塞同时运动的状态,这个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你可能会明白为什么点火顺序必须是这样,为什么会有平衡重,轴系的扭转振动是什么。我想你起码需要一叠草稿纸。我们来试试看别的。活塞销(连杆与活塞的连接点)在气缸内运动的轴线,很多时候是不与气缸轴线重叠在一起的,会偏置一个距离,这样活塞的运动会变成什么样?推导一样很简单,就当是课后小作业吧,当然我觉得你不会去做。图里偏差很小体现不出来区别,我就直接说了。在以上参数的基础上偏置8mm,行程会延长1.4mm左右,上止点会比没偏置的机构晚2.5°,当然这里是以曲轴零转角来对比的,我们要的其实是活塞的运动,以活塞上止点作零点的话,对整个系统的正时并没有别的影响,而行程与压缩比则是可以设计的。为什么要这样做?活塞在越过上止点的时候,连杆会由气缸轴线的一侧越到另一侧,对活塞侧向力的方向会发生改变,活塞和气缸之间存在间隙,比如原来是将活塞紧贴在气缸左侧,上止点后会变成紧压在气缸右侧,如此就可能会有不该有的声响。偏置会改善这个效果,为什么?你可以自己画图思考一下。还有什么更有意思的呢。有一种机构是这样的,连杆大头与曲轴中间的轴瓦,变成了一个偏心套,偏心量是固定的,但可以通过一套齿轮进行驱动改变其偏心角,效果是使连杆大头的圆心与曲轴轴心发生了偏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