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但是要表述清楚,不能只是“请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这样简单一句话 ,这样容易使得“老弱病残孕”认为让座是应该的,忽视有座位乘客的使用座位的权利,继而发生各种老人强行抢座位的事件。就像现在的“斑马线礼让行人”,正确表述应该是“礼让正常通行的行人”,而不是简单的一句“礼让行人”,简单一句“礼让行人”让一部分行人以认为行人最大,可以不遵守红绿灯规则,最后造成守法的反而要让行闯红灯违法的。……法律大于道德,在互相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再提倡道德,提倡让座的提示标语,首先要肯定车上座位“先来先得”的权利,再谈提倡让座。个人觉得这样表述:“请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但任何乘客不能强行占用其他乘客座位”。
我个人觉得让座是美德,可是人家是花了钱坐车的,你是老人没事出来干什么,年轻人上一天的班很辛苦的,为什么要让座位,有的老人专门早上跟年轻人掎公交买菜晨炼,这样他们不累以坐公交车就要让年轻人让座太可恨了,再说了有的老人都是扒着地上车这是没有出事,出了事公交司机又要培钱了,国家应该考虑这样的老人能让他们坐车吗,我也好到60岁的人了给咱免半价很高兴,可是岁数大人太不懂事给他们点钱算了这才是决择。
可我觉得这是我的情分,不是我的本分,对于购票乘车、自由落座、先到先得的公交车,我让座是我自己的选择。受益人应当感谢我,而不是觉得理所当然,他的到来给我造成不便,甚至应当对我抱歉,因为我既然坐着说明我也很想有个座,我也累了需要有个座,当然这也是我自己的选择,我让座不是拔高社会公德,不需要其他人的赞美。
让不让座是个人行为,结合美德,那是坐着的人自己的意愿,而不要强加给别人,如果别人不愿意,而通道不道德甚至不合法的行为逼起让座,那更是错,因为社会首先要讲究合理合法,再是美德,我个人很讨厌那些基本的规则都不尊重的人。我们国家应该尽快建立健全信誉体系,把生活中任何事都和这个体系挂钩,对破坏规则的人就要扣分,有美德的人额外加分,分值低了的,就让他在社会上寸步难行。
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给老人孕妇,孩子们让座是应该的。这是礼貌,但绝不是必须的。我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买票上车总有个先来后到,先来的有了座位,享受座位是人家的权利。让座体现的是一种风度,教养,礼貌。受到照顾的人一定要领情,感激,没有谁欠你的,必须把座位让给你。
给老人以及孕妇小孩让座,这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美德不是法律,所以,我们在期待乘客之间相互关爱,社会和谐,倡导敬老爱幼,让年轻人体谅老人的不易,让老人也能够理解年轻人工作一天的辛劳,呼吁理解,在道德观念没有形成统一的当下,规则的明确与普及,更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