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步行指数才不仅仅在说走路那些事儿
当我们说起“在美置业”,实际上在说一个很笼统的概念。美国国土面积9,629,091平方公里,共有50个州,光10万人以上的城市就有275座,实在很难一言蔽之。也因此,很多想去美国置业的人面临的第一个难点就是:到底哪座城市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这时候如果有一个简单干净的指标,让人看一眼就知道不同城市的脾性就好了!
今天就给大家安利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指标——“步行指数”,自认为是GDP的“平价替代品”,比起GDP这个自上而下的宏观指标,步行指数同样有说服力,却自下而上、更直接、更接地气。
步行指数,丈量城市生活品质与便捷的新视角
步行指数(walkability),简单来讲就是一个地区适合步行的程度,不用开车就能到达附近的商店、学校和公园的可能性和数量是多少,这个概念近几年在美国很是流行。“走着就能去”代表着方便,很多“走着就能去”就构成了便捷的生活,步行指数也就成为丈量城市生活品质与便捷的新视角。
别看这个“步行指数”是一个很小的维度,它的计算并不简单,不同的算法会纳入不同的元素。比如查询步行指数最常用的walkscore.com,数据来自谷歌、教育网站、美国人口普查以及用户自己添加的地点等,并且有自己专门的算法:统计目标地址到附近设施的各种路径,根据距离长短进行打分,再汇总计算。步行5分钟(400米)以内的计分最多,超过30分钟的步行距离就不纳入计分范围了。同时算法还会参考当地人口密度、道路状况比如街区长度或交叉路口数量等。
从步行指数看美国,被量化的生活品质
对于步行指数该怎样去解读,walkscore网站已经分好了区间,什么区间对应什么类型的生活,一目了然。比如90分以上是“步行者的天堂-日常活动都不需要用到车”,70~89分则是“非常适合步行-大多数事务可以不开车就完成”,以此类推。最低的一档是0~24分:“依赖车辆-几乎所有的日常事务都得开车”。
纽约评分89,是“非常适合步行”的那种城市
这个地方适合我吗?用步行指数看看
有分数就要有比较嘛,于是在walkscore的美国地图上,每个城市都依据步行指数的高低附上了不同的颜色,整个地图花花绿绿的,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的步行指数分布。
步行指数地图,颜色越绿越“好走”
此外walkscore也很自然地为美国的城市排了排名,在用户查询的每一个城市上,都鲜明地标记着步行指数多少以及在美国排多少,首页还推出了“全美Top10排行榜”,纽约、旧金山、波士顿获得前三,之后是迈阿密、费城、芝加哥、华盛顿、西雅图、奥克兰和长滩。对于已经有心仪房产的用户,walkscore的用法还可以更加简单粗暴:直接输入目标房产的地址,就能获取该房子的步行指数。
根据walkscore给出的步行指数以及评价,你可以对目标城市是否适合你有一个大致的判断,比起对于经济上层建筑的了解,步行指数更像是提供一个是否“脾性相投”的参考。
如果你喜欢老友记里,和三五好友在自己的公寓楼下就可以泡泡咖啡馆聊聊天,那么社长建议你选择80分以上的地方,比如纽约、旧金山、波士顿;
俯瞰纽约
如果你愿意用一部分的自驾出行来换取生活空间的相对舒展,建议选择65分以上的地方,比如西雅图,芝加哥;
西雅图公路
如果你总是很宅的窝在家里,还很享受驾驶的乐趣,那你的选择余地就更大了,要知道很多步行指数偏低的地方自然风景更胜,比如连韩剧《继承者们》都不放过的取景胜地美国圣地亚哥。
取景圣地圣地亚哥
对于生活的选择,还是要回归到生活的本质上。步行指数用数字去量化生活品质,拒绝因为不了解产生的错觉。说起错觉,给大家讲个恐怖故事:著名的拉斯维加斯步行指数仅有41,是一个“依赖开车的城市”。
拉斯维加斯夜景
在美国,尽管城市比农村繁华,但仍有不少人留在农村,甚至选择一辈子当农民,毕竟种地是靠科技靠机械,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般辛苦。美国整体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很高,他们一个农民就可以养活几百个人甚至更多,并且他们的农业都是规模化的。而不是像咱们这样大部分还是分散式的个体家庭为单位的种植,咱们这样的在技术推广和现代化方面都是有很大困难的。谢谢
因为现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地方的粮食进口都是由美国所出口的,美国在中部的话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粮食生产地,所以很多人都会称美国为大粮仓。
美国分为北美和南美,农场主还是比较多的,而且地广人稀,所以看起来更像是个大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