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标准的天津煎饼果子摊是这样的:鏊子、装辣椒酱的辣椒罐子、面酱罐子、鸡蛋筐、推子、面糊桶、还有装着香菜、葱花等调料的调料罐。用勺子从面糊桶里盛出一定量的面糊放在鏊子上,紧接着用推子把面糊推成一个大致的圆形。如果这时候你发现,圆形的面饼上有大小不一的小洞洞,那么恭喜你,你吃到正宗的天津煎饼果子了。这些小洞,其实是绿豆面糊的身份证。正宗的天津煎饼一定是绿豆面的,但绿豆面在柔韧程度上不比白面,比较粗糙,所以在推开的时候会出现凹凸不平、有小洞的情况,很正常。
将绿豆和小米分别用搅拌机打成细粉,倒进同一个大碗里;倒入水,将绿豆粉和小米粉充分混匀;通过细网将粉浆过滤,滤网上的渣末不要;将小葱切成细葱花,酱豆腐和着汁儿碾碎搅匀;不粘锅中倒入粉浆,一次倒入的量以刚刚可以转开锅底即可,小火加热;待底部逐渐鼓起,可以剥离锅底时,翻面,打入一个鸡蛋,用木铲将其轻轻地均匀地在饼皮上铲散摊开,撒上葱花;待鸡蛋刚凝固,再次翻面,刷上甜面酱和酱豆腐,铺上油条,将饼卷起包好,出锅。
相信很多人在买煎饼果子的小摊上都会发现,隔着一层玻璃罩子,最醒目的就是小车里面放着油条和果篦,没错,她们就是煎饼果子的灵魂之所在。只有夹了正宗的天津果子和果篦的煎饼果子才能称之为正宗,凡是放了什么生菜、鸡柳、辣条的煎饼果子在天津人眼里都是邪教。蛋的嫩、饼的软、酱的稠、果子果篦的松软焦脆,只有这样的搭配才是正宗的煎饼果子该有的口感,而这种独一无二的口感,只有在天津才能寻觅到。
煎饼果子之于天津,就像是火锅之于重庆,热干面之于武汉,是当地饮食文化当之无愧的标志。现在路边摊卖一个煎饼果子,不提供卫龙、培根、鸡柳的都不好意思叫卖。但其实在天津,正宗的煎饼果子绝不加鸡柳、火腿之类的。
天津人对煎饼果子的高标准严要求不仅体现在煎饼果子本身的味道上,还体现在制作煎饼果子的人的熟练程度上。有经验的摊煎饼的师傅在翻饼这个动作上绝不含糊,很多新入行的小白只能翻过去一半,中等熟练的需要双手协作才能翻过去,真正的高手,翻饼只用一只手,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绝不会出现糊饼、粘锅的情况。
据朋友说,过去那几年吃煎饼果子,都兴自己带鸡蛋过去。寒冬腊月天,手里揣几个鸡蛋,到煎饼摊上和小贩儿要个双果子,再加些必需要的葱花、面浆,食辣的就加些辣子。热乎乎地揣在手里,心里那叫一个舒坦。对了,煎饼果子除了加炸得金黄脆的油条,还可以加馃箅儿。馃箅儿薄脆薄脆的,口感稍硬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