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生长既要有充足的水分,但又不能使杨树常年浸泡在水中,因此有的栽植杨树的老板会在林间开沟以利滤水。这样做虽说效果不错,但浪费了土地资源。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八宝红旗村扶持宁光鄂在鸡公岸子利用杨树林间空地开挖虾沟养殖小龙虾。宁光鄂承包鸡公岸子100亩低洼田栽植杨树9000根,在我们的指导下利用林间空地开挖虾沟19条,面积40亩。改造工程去年底完工,今春共放虾种4000斤,现龙虾长势喜人,预计可创收50000元。实践证明,林虾间作不仅充分利用了林间空地,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虾沟起到了很好的保水滤水的作用,十分有利于杨树的生长。这种模式虾沟一定要深挖,一般在1.5米左右,关水只能在1—1.2米,以利保水滤水。
小龙虾的养殖水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水太深会影响它的呼吸,它偶尔也需要透气,所以不宜过深,其次不能太浅是因为天气的温度会影响水温,尤其是夏季,这会对小龙虾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在养殖时如果能有个坡度这样就能更好的保证小龙虾对水的一个要求。其次就是水质,要勤换水,同时也可以在水池中适量的栽种水草,水草既可以净化池水,保证水质还可以为它们提供一个休息、娱乐的场所。
要注意池塘条件,养殖小龙虾的池塘不要太深,一般不超过1.5米,池埂要有一定的坡度,有利于创造深浅结合、水温各异的水环境,同时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水温,促进小龙虾生长。小龙虾具有较强的掘穴能力和逃跑能力,池埂要压实、夯牢,不能有洞穴,宽度在1.5米以上,四周用石棉瓦等围成防逃设施,特别是进排水口要用双层过滤网,以防破损,造成养殖虾逃逸。新开池塘还要在坡边四周或池埂中间覆盖一层60至80目的聚烯网片。
虾稻连作吧。利用当年九月中稻收割后至第二年六月中稻插秧期间的空闲时间,把田块稍加改造后放养一季小龙虾的连作模式。这种模式合理利用了中稻和小龙虾生长的季节特性,打了一个时间差。既不影响稻谷产量,又可增加经济收入,充分利用了稻田,提高了田块效益。根据我们跟踪调查,开展了虾稻连作的中稻田稻谷不仅不减产,反而每亩可增加稻谷产量40—50㎏,并且小龙虾每亩可创收1000元左右。由于虾稻连作技术含量低,周期短见效快,管理粗放易操作,劳动强度小,投入不大效益高,一直以来就是小龙虾野生寄养模式的传统主导模式,适合在大面积的冬闲中稻田中连片开展,特别是在那些不能改变田块用途而冬季又抛荒的中稻田。这种模式虾沟一定要挖好,进排水口要栏密实,水草移栽要到位,中稻收割时要高杆收割,注意药物的施用。
首先挖池塘的时候得学会规划挖,一般不懂的都可以找虾苗供应商就能解决,其二就是:选地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水质,上游无农药污染,长期有流动水!其三就是:饲料投喂的方法,水草的栽培技术。其四就是:后期的日常管理,巡塘,龙虾的日常生活,有无病害,防逃,妨害,防病,等措施的维护!龙虾的产量高与低全部取决于后期的管理!管理得好基本45天就可以出虾了!
注意调节水质,尽管小龙虾生存能力强,耐低氧,但清新的水质仍是小龙虾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溶氧低的环境下,小龙虾食欲下降,生长缓慢,且容易引起逃跑和疾病的发生,一旦发现大量小龙虾爬到岸边或浮于草头,应立即进行换水,特别是养殖中后期,每周要换水1至2次,保持水中较高的溶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