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些令现代人羡慕的“生存技能”,在那时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譬如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土著水手,似乎轻而易举就能确定自己的方位。在我们看来,他们似乎有某种与生俱来的神奇能力,但深究其原因,还是要归根于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学习的环境,与平常人不同而已。
又比方说,在非洲南部卡拉哈里沙漠生活的孩子,学习如何跟踪昆虫和蜥蜴,观察动物留下的印记和动物行为的细微差别,用他们自制的小弓进行追捕。这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小孩无法做到的。
在恶劣的沙漠环境中,小动物群体在接近水源或气候变化时,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许多现代人都无法观察到这些细微差别,但在环境艰苦的沙漠里,猎人们从小就练就了敏锐观察大自然的能力,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生存下来。
与此同时,他们还有邻近的部落,有相互交织的社会关系,有困难时他们可以相互帮忙和依靠。人类学家表示,我们失去的最重要的生存技能,不是任何一种技术或史前工艺,而是失去文化和世代生存模式——群体生存。
假设将古时狩猎群体和现代人群放到同样的新环境中,目标是开发出一个有效的生存模式,哪个群体更厉害呢?
在这里,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地方最丰富的食物资源是什么,打猎或获取食物的最有效的方式,如何处理食物,等等。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划分事情的优先顺序和每个人分担的角色。按此比较下来,现代人类不可能赢过我们的远古祖先,因为在对大自然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方式上,现代人类远远比不上古代祖先。
现代人类对这些已经丢失的生存技能似乎并不在意,也许只有在某个灾难来临,驱使我们回到大自然时,我们才发现那些丢失的能力是如此珍贵。
退化: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叫做退化。
这是百度百科上的标准词语释义。如果是衰退还有其它解释。
先明确一点,我不评价好坏,因为我认为进化和退化各有优劣,而产生变化的原因,往往来源于适应,适应不该分好坏,因为是一种自然趋利避害的选择。
当动物被驯养成为宠物的时候,大部分其实应该是退化过程,因为避免了自己捕食的环节,降低了对野外生存能力的寻求等等,所以造成了器官和构造的退化。
宠物化的过程主要是尖牙利齿和肌肉的退化,还有最重要的是习性,虽然你家猫还是会挠坏沙发或者你的胳膊,但它至少不想吃了你……(野猫可是吃生骨肉和腐肉的哟)
但这种退化也来源于适应,利爪和奔跑用的肌肉,并不能帮他们得到更多来自于你的爱,很多大型狗反而会因为城市室内养而得一些骨骼疾病。
所以我认为适应是从野生动物--到宠物的关键词。
当然有一部分驯化是部分机能的增强,比如牧羊犬、搜救犬、导盲犬等等。这种利用不包含在物种退化中。养过猫的都知道,家猫也喜欢玩耗子玩具,喜欢捕猎,谨慎敏感,室外猫还会叼东西给你。我还见过沦为说,它们感受人类情绪的方式,是一种思维进化。
圈养的猪牛羊更不用说,是具有明显退化特征的。
我觉得人类也是环境的一环(虽然加速了一些不好的演变过程),但是基于存在即现实,所有动植物都必须面对的前提下,人类的确协助、促使进化和退化了很多其它有机物。
敏锐的追踪和捕猎
在人类历史上,跟踪动物是一个重要的技能,这项技能可以使人类获得动物的脂肪和蛋白质,对人体营养供应至关重要。
人类在学会狩猎之前就已经懂得跟踪动物了。比如石器时代,如果能跟踪到有强大识别能力的大型猫科动物,或像鬣狗这样的食腐动物,就能带领人们靠近一个潜在的猎杀动物的地点,或许人们还能从那些食肉动物残留下的食物中,获得宝贵的肉碎和骨头。
当人类跨入狩猎时代后,学习跟踪猎物、最终成为敏锐的观察者已经成为人们的必备技能。当人们外出狩猎时,有关动物出没的路线、动物行为的细微差别、动物致命的部位等,他们都得了解清楚,他们有令人惊异的知觉辨别能力。而今天大多数人,在没有任何辅助工具的情况下,完全没有这样的能力。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路易斯·利本伯格表示,跟踪技能是人类进化的一个关键步骤,它涉及到物理和数学的知识以及创新能力,很可能代表了早期科学的起源。
人类在狩猎过程中使用矛和箭等工具,而这一投掷技能,是一项不同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天赋”,它起源于需要扔石头的狩猎,或用来吓跑其他食肉动物的活动。类似的情况如今也比较常见,比如当你偶遇一只狗,它却朝着你发脾气、狂吠不止时,或许最好的办法就是扔石头吓跑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