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手机上的阅读,主要是即时信息趣味化的碎片阅读,当然有它独到的价值和意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不可或缺。但是,真正要读厚重一些的思想、情感、历史,和对这些思想情感历史或某些社会现象的深度分析,还得读书。这东西习惯成自然,每天少看点我多少天都能坚持。
现在手机用途广泛,离开手机等于与世隔绝一样,对很少现实交际活动的中老人没手机后看看书还是可以接受的,而大部分人特别是年青人没手机就象失去耳目很难在现实中工作生活。所以手机己是在整个社会中的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
读书有仪式感,有时候不能太快,有时候需要停下来,想一想,琢磨琢磨,有时候还要回过头去,将前面已经读过的段落和页面,再读一读,手机就没有这样的质感和味道,现在我已经少看手机坚持了半个月。
现在本就就每天都重复着:被手机奴役,感到痛苦,戒手机,忍不住还得再拿出来看,再次被奴役。这样的恶性循环过程中,如果看书能解救我,我估计也就撑个两天最多了。
手机和书比还是书更有质感,我想手捧一本书,持续地阅读几小时、一天甚至更长的时间,那种感受和快乐,不是看手机能替代的,看书看到到天荒地老。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交通快捷,行万里路很简单了,读万卷书确不容易,但是用手机读万卷书我还是做的到的,没了手机根本坚持不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