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在写作时,电话突然响,“哦,×××啊,好久没有联系呢,什么事呢?”很早认识的女性朋友,我接了电话,说“喂,××你好,好久不见了,最近还好吗?”对方简单打完招呼后,开始以沉重的口气跟我说,“加藤,我正在犹豫要不要离婚,能不能尽快见面商量一下呢?我需要你的意见。”不知为什么,我经常接到女性在恋爱或婚姻问题上的请求。而不会拒绝的我,就心甘情愿地伸出手,并一起商量怎么解决。
很惊讶,朋友竟然抱着一岁半的孩子来了。
我当即就反应说,“哦,你有孩子啊?什么时候生的?你说离婚?真正的生活不是刚刚开始吗?怎么回事呢?”
她似乎忍不住情绪说:“加藤,我再也不能和我先生过下去了,我受不了,对儿子也很不好,结婚前后,他都在外地工作,我生孩子之前也很少来看我,我住院,生孩子的前一天,你知道他在干什么吗?竟然跟朋友出去玩了,把儿子生下来后,他也很少回来看看我和儿子,也感觉不到他对家庭的责任感。”
令人惊讶,世上有如此毫无责任心的男人,我表示同情说:“你先别激动哦,慢慢跟我说,我会好好听的,帮 你想办法的。”
她接着说:"恩,结婚已经两年了,他也从不给我什么生活费,他则靠着父母的钱生活,工作也不太认真,天天跟朋友出去玩,我终于下了决心,跟他提了离婚的事情。他刚开始不同意,但后来欣然同意了。人家父母还对我嘲笑说,’我儿子跟你离婚算什么,他肯定能找到比你更漂亮、更体贴的‘。我很崩溃的,原来,他们母子根本不把我的婚姻当回事。我已经决定与他离婚,先一个人好好养儿子,有合适的先生出现,去再婚。“
我愿意相信,上述情景是罕见的个案,属于最为极端的例子。不过,不可否认,这些年以来,中国年轻男女之间的婚姻状况是无序的。在似乎没有好好培养可持续的精神基础和责任体系的情况下,从房子、车子、背景、文凭、外表、面子、家庭等物质、表面考虑出发,莫名其妙或毫无主见地结婚,结果不过几年陷入离婚境地,我看到了不少类似的情况。
而据我观察,造成离婚重大原因的往往在于男生这一侧。男性往往不把女性和家庭当回事,深深地抱有“男尊女卑”的意识形态。“女人在家里好好干家务是理所当然的,你有没有工作跟家务、照顾孩子有什么关系?那时女人的工作。”“我是男人,家里的主人,我在外面做什么,吃什么,玩什么,为什么要跟你汇报?”“家庭的一切重大事物由我来决定,你就好好打扫卫生,做好家务就可以了。”我不知中国女性,尤其已婚的女性们是如何看待男性或先生的。你们有没有在他言行面前感到过“男尊女卑”的态度呢?
我也知道,不管是同龄人还是中年人,在已婚、有了小孩儿的朋友里,一些在外面有所谓“小三儿”的男人很多,不带“小三儿”的纯碎男人反而更少。凭我感觉,他们对妻子、孩子、家庭以及小三儿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认知是这样的:我是男人,也在好好工作,工作和社会的压力很大,只要在金钱和地位上好好为家庭负责,我在外面干什么跟妻子有什么关系?男人没有小三儿才丢脸呢,这也是应酬上的需要,面子上的需要啊!
况且,这些男人在非要小三儿不可的前提下,竟然不能接受家庭分裂,也不承认妻子要离开你。明明知道因你的道德底线出了问题而陷入家庭分裂、信任崩溃,还不接受对方提出来的离婚等必然结局。请问,如果不把它叫做“男尊女卑”,那应该叫什么?
不自信的男人
我在北京大学读了本科与硕士,时间不短。刚开始校园生活的大一时,周围同学,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长得都很朴素。毕竟是刚上大学,大部分学生的身上依然保留着中学生的影子,不化妆,不打扮,不带有什么审美意识,也不追求什么时尚感。记得我这个来自日本伊豆的,对着装、形象一点都不感兴趣的少年,当时在整个班里还算属于比较时尚的。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发现,女生对自己外表的关心与重视一天比一天地强化,深化,逐渐学会化妆,打扮,到了大二,绝大多数女生的外观都发生了一目了然的变化。有的是为在自由自在的校园里谈恋爱而进行基础性准备,但让我更加觉察到的是,“中国女生追求美的速度和力度真令人惊讶,甚至佩服呢!”实际上本人到中国之后才发现,虽然东南西北的地区之间存在者较为显著的差异,无论如何,中国女性普遍是苗条而轻盈的。她们本身的素材良好而健康,那么,一旦学会了怎么化妆和打扮,接下来的追美跨度是突飞猛进的。
“相比之下,男生怎么一点也不发生变化呢?他们依然穿得那么简陋,头发始终也是军队式的角发型,为黑色皮鞋穿着白袜子,露着带着黑毛的小腿,身上还有一股难以形容或语言化的味道……”大二时,我真的发自内心地思考过,“这种男生与女生之间自我追求与成长的差距是哪儿来的。”
后来发现,周围男生们对自己在追求审美与时尚感的议题上毫无自卑感和饥饿感以及危机感和迫切感,反而觉得“本来就是男人嘛,追美,爱美是女人的玩意儿,女人为了讨好男人,迎合男人而改善外表,丰富内涵是理所当然的,我们是等着就可以,等着她们追我们”,甚至觉得“我已经是很帅的,够酷的,没有什么改进的空间。”即使他们不同意我在北大教室里的观察与发现,当时男生们给我留下的印象无非是这样的。
不过,充满信心、歧视女生的男生们一旦涉及到与异性展开的恋爱,态度似乎变成另外一种样子。总是被动地帮女朋友拎包,并跟着她走:被动地到食堂买盒饭,并送到女朋友所在的教室、图书馆等地方:晚上到女生住的宿舍楼下一层找女朋友,聊天,有时还送玫瑰花什么的。在我看来,这些行为无疑是对自己不够自信的表现。
坚信,中国男人看到这些文字后肯定反驳说,“这不是正常吗?!有什么问题啊!”
是的,如果只是目睹到这些男性对女性主动采取的行为,我也不会过多提出什么意见。问题是,男生的自我认知与行为之间存在者巨大的鸿沟,即一方面,盲目认为追求审美是女人的事情,男人的任务是等待,被追随,而不努力改善综合形象上的缺失和不足,另一方面,始终贯彻在女人面前拍马屁,动不动就听女生的,单方面妥协,让步,缺乏自信。既然你意识到自己的魅力和言行不足以把女生拉住,很有可能导致她抛弃你,那为什么不好好努力完善自己呢?换个角度说,既然觉得自己形象和内涵已经是足够的,女生追男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那么,为什么在女生面前如此被动,没有魄力呢?
我要补充一句,持有这样感觉的不仅是本人,北大周围的外国留学生,包括男生和女生,都有与我同样的观察。
其一,看女性的态度有问题,严重缺乏责任感。以男尊女卑为代表的潜意识迄今为止依然根深蒂固,不管是谈恋爱还是结婚后,没有好好把女性当回事儿,不好好为家庭着想,自我意识太强,既自大有自恋,觉得男人拥有更大权力和更多权利是天经地义的。
其二,缺乏时尚感和审美意识,向心力不足。这与第一点密不可分。由于自己看待异性的态度夜郎自大,难以发现自己的弱点和缺点,盲目地要求女性单方面地改变现状,自己则不负责任地等待着,抱着虚荣心等待被追随,这些恶性态度已经注入到他们血液里,此刻几乎没有改变的空间了,已经变成盲目要求女性配合自己,却不好好改变自己的,严重缺乏理性的动物。
其三,自以为是与不承认主义,以上我所表达的一切都与中国男人的自以为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我坚信,他们肯定不承认这些铁事实,依然觉得自己是没有问题的,充满魅力的,尊重女性的,很有责任感的。其思维已经被僵化了,几乎所有外国人都跟我一样看待中国男人,我曾采访过的95%以上的中国女性都高度地表示了赞同,如此广泛而普遍的观点摆在这里,中国男人依然自以为是地高估自己魅力,低估自己的问题。我真好奇,他们的自以为是是哪来的,又何处去。我会继续观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