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节奏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站在北京的街道放眼望去来来往往的人群,仔细想想一天也就那么24个小时,年复一年的工作为了生存为了追求梦想,前进的步伐是我们内心的召唤,是驱使我们走向美好生活的动力。到最后消耗了自己的精力卧倒在床的也是不计其数。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想清楚自己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一旦失去后悔莫及。为何不回头仔细思考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节奏,体验一下慢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多姿多彩呢......
慢节奏生活的优点:
忙碌的行程总是让我们错失了旅途的美好,每天赶着上班,哪怕是熟悉的街道和特色小吃店面对于我们来说好像是一种奢侈,大家都没有时间,人们总是羡慕大城市的光鲜亮丽殊不知身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好不容易到了双休,扛着沉重的电脑回到家里,加班加班!!!父母总是打电话叮嘱我们说:“周末了需要好好休息和放松。”我也想,但是小小的采购员每天工作那么忙碌,也许我真的该好好思考,是不是该换种工作方式和心态去工作,该休息的时候绝对不工作,休闲的时候就该出去耍耍,逛逛街,回归到一个女孩子该有的生活状况。
为了能改变这种状态我也尝试过早起,但是结果还不真如人愿,不管什么时间点公交地铁永远都是那么多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每次进站排队最少花我半小时以上还不包含半路堵车时间,地铁就更别提了……每次我都会说服自己,为什么别人都可以坚持我为什么不行?改变自己才是我的最终目标,但现在由于公司要搬家,我也做好了搬家的打算,距离近一些,留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有时间早上看看报纸看看时尚娱乐八卦,听听音乐带着愉快的心情上班这样不是更好呢?
公司这边虽然也经常组织旅游,但我个人认为也就是走马观花。
前年公司组织越南旅游,去之前我们查了很多攻略,说越南是“中国的70年代”,刚开始我还不太相信,怎么会呢?这么落后么?当我们到达当地的那一天,导游带我们各地晃悠,当地的特色大家想必去过的都知道,摩托大军真的很壮观啊!据我跟导游了解:导游区分越南人贫富的区别是名牌摩托和普通摩托,当地人以白为美,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天晚上我们在一艘70年代的巨型大船上和当地人喇叭唢呐唱着6070年代的老歌把酒言欢歌舞升平,大家满脸的笑容,感受当地的慢节奏生活,当时在想生活真的很惬意啊!
生活不就应该是这样么?人们挣钱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但是毕竟人生这么短,该享受就去吧!
说起慢节奏的生活,大家一般都会想到老年人的生活,但是老实讲,寒假暑假的我,过的也算是真真正正的慢节奏生活。
我有一个保持了大概十几年的习惯,就是在长假之前一个月大概开始屯书,以前是我列出书单,我爸爸妈妈给我买齐,后来这几年,都是我自己存钱买二手书。
一般的话,如果是暑假,早上大概五点我就起床了,因为太阳出来的特别早,凉快的时辰没那么多。
我和我闺蜜会跑步大概二十几分钟去离家不远的小公园打羽毛球,那边的环境好,我们同常在那块竹林围出的的一块空地打羽毛球,离竹林大概十米远是条河。
她负责带拍子,我来带奶奶提前准备好的绿豆汤。
我们一般打一个小时羽毛球,等到八月,时间会更短,因为不到六点就日出了。
我们的羽毛球只打一个月,或者更短,后来那段时间我就和爷爷去公园玩,我们会在公园那座塔下面打太极。
我爷爷的太极是我教的,我们高中有太极比赛,打完太极之后,沿着公园小道儿溜达儿两圈,我们俩就晃着去吃羊肉汤和煎包,奶奶对此很不满,她觉得我们不是出去锻炼的,而是出去吃好吃的了。
回来之后洗个澡,我会跟着爸爸看早间新闻,这个习惯可以说是被强制性培养的,我抢遥控器抢不过他,但是多年积累下来,我发现看看早间新闻也蛮有意思的。
接下来的时间就完全属于个人了,这时候屯的书就用上了,我喜欢喝茶,尤其是绿茶,这一点是受我爸爸的影响,所以我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有一杯绿茶或者柠檬水,好像有点像个老头子。
自从上了高中,我每年的长假都会有兼职,一般都是半天的那种,通常都是两点半到六点半做面包店的学徒或者奶茶店的服务生,所以我看完书之后玩会电脑或者看会电视就要去工作了。
学徒的工作比较轻松,还能吃到好吃的,有时候生意不太好,那个阿姨就教我做蛋糕,边做边吃,很快的,时间就过去了,奶茶店就有些忙了,不过工资比蛋糕店多得多,但是不忙的时候你可以点一杯奶茶,店长小哥哥免费给的,一天一杯,坐在店里面看他们那的杂志,也不失惬意,不过这种机会很少,奶茶店的生意一般都特别好。
下班之后我一般自己溜达回去,从时代女人街那边绕回去,因为那儿有家凉菜超级好吃。
晚上除了爷爷会出去溜一圈外,我们都在家,聚在空调屋里看电视吃西瓜,有时候也会集体出去逛超市。
我的家乡虽然只是一个二线城市,但她的节奏还是蛮快的,你就只能让自己放慢了,彳亍着走也别有一番滋味。
慢节奏的生活是怎样的呢?首先小编问大家几个问题。你曾经是否有过独自一人漫步在秋季的下午,黄昏下静静的数着路旁的小树;你曾经是否有过独自一人趴在教室的桌子上,看着数学题发呆,内心早已漂往窗外;你曾经是否有过独自一人躺在草坪上吹着微风,看着天上的星星回忆什么。如果没有过,那你肯定想去感受下这些事情吧!这就是每个人都爱的,都再追求的但是仿佛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慢生活。
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似乎已经让人们麻木了自己,在这个以“速度”为度量的今天,很少有人能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了,慢生活家”卡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懒惰,而是让速度的指标“撤退”,让生活变得细致只是想在这飞速发展的时代找一些自己的内心平衡感。也许只有在大学期间才能找到这样的回忆吧,“慢”才是“快的”基础,放慢生活的节奏,找到那份纯真的感觉。
首先学会独处。独处使你能够享受时光如梭、岁月静好的美妙,你会变得从容安静,所谓宁静致远就是这个说法。第二种方法是散步,尽量慢下来。如果你在散步的时候,看到那些行色匆匆的人,你就能感觉到他们慌慌张张的样子有多狼狈。第三种是在你每天上班之前,沏一杯茶或者冲一杯咖啡,然后浏览当天的新闻标题。就像运动员在开始激烈的比赛之前,总要先给自己一个热身,否则不仅影响比赛结果,而且还有可能拉伤自己的肌肉。
另外慢旅行,慢阅读,慢聆听:吃一到不爱吃的菜,做一道没做过的蔡,睡一次懒觉。。。
一个人,一首歌,在这繁忙的季节中寻求一丝宁静。我爱慢生活,追求慢生活。
慢节奏的生活是怎样的?
慢节奏的生活具体是怎么样的?这人多意见多,各人理解不一样。我是个慢动作的人,也不知道这哪里来的习惯,怎么都改不了,做任何事情都比别人慢,可我在做事的过程中也非常发奋努力的呀!就是结果效益没别人可关,可能是我做事情太过于认真?还是拖延症?记得小时候和一群同龄孩子到山上割草,大家争先恐后的每个人都想第一个割满自己背兜,我也是非常积极努力一刻也不停歇的割草,我割得很多,我悄悄的不说话,洋洋得意的感觉,继续努力割草,结果有些人问大家都割了多少了?我正想说话的时候,有人抢先一步说我们已经搞定了,我瞬间心情一落千丈,他们在割草的过程中还偶尔站着说话,我是一秒都不停的猛割草,可结果还是落在所有人后面,心里非常不爽。
记得那个时候每到种植季节,村里的人家都是以换工的方式合作,今天张三家种玉米,就大家都帮他家干活。明天轮到我家种了,大家都来帮我家,当然我通常都被留在家里为大家做饭菜,一天三顿饭,早上做好了大家吃了去地里面干活,我就开始收洗锅碗瓢盆,然后接着准备中午的饭菜,一天都在忙碌,一点休息时间都没有,我自认为今天应该不像往日那样了吧!可是等到大家回来吃饭的时候我的饭菜还没做好,大家都说你是不是在家只顾看电视玩耍不做饭啊?都这么久了还没做好?我内心真是委屈死了。
我有一个表妹来我家,也是一次大家帮我家干活,我不愿意在家煮饭,就让她煮,结果她不只是提前全部做好了,还有空闲时间跑到土地里面去帮忙大家干活。我真的搞不清楚这是为什么?同样的我也非常努力做,可是效果永远不理想,现在已经成家,经常娘家这边有兄弟姐妹来我家,我就叫他们必须提前两个小时说要吃饭,不然到时候估计早饭要做到午饭时间,晚饭要到宵夜时间才吃得着。大家都知道我的性格所以要来的时候直接提前一天跟我说。
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慢节奏生活?反正我真心不喜欢这样子,可是就是不知道如何才能改变,有人说我的做事方式不对,可是怎么调整还是那样,一个兄弟说,我们家姐姐这性格这辈子是不可能改得了的了,大家习惯习惯就好
生活在祖国西南一座四线城市,如果成都生活都已算是慢节奏,那这座城市的生活已经慢到没脾气了。
每天,在河边钓一整天鱼,呆茶馆喝茶、摆龙门阵、打麻将,甚至靠打牌维持生计的都大有人在。也真是有勇气,把兴趣发展成了工作。每次坐车经过KTV一条街,低档音乐厅聚集处,耳边都能飘来一阵销魂的歌声。
有一次去那块等车,忍不住朝屋里瞥了一眼。只见老板娘站在门口,店内挂着投影屏幕,一位中年男子拿着话筒,陶醉地唱着一首老歌。经过第二家店,店内布置与邻店相似,一样的简陋,不过这家店拿着话筒的是一四十岁上下的女人,唱着粤语歌。
不禁想到之前不知从哪听到的一个段子。
给非洲人发工资的第二天,老板就怎么着也找不到他们的影了。到哪儿去了呢,唱歌跳舞到处high去啦。也不用着急,等哪天他们钱用得差不多了,就会老老实实地回来工作了,正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
小城中,大部分人的追求只在养家糊口,维持生计,没有太多幻想,日子一天天重复着过下去也不会觉得腻。要说,这些人其实都还挺会享受生活的。
许多人一辈子就守着一个小店,挣的钱够生活开支就成,没事儿玩玩手机,消灭星星。
不过,慢节奏的生活倒挺适合养老,与世无争,慢悠悠地,就像打太极,过着也舒服。
像我爷爷奶奶,整日就宅在家编草帽,摆龙门阵打发时间。奶奶整日安安心心地编草帽,爷爷早早地起床做早饭,吃完坐一个小时的公交,送小孙儿去上幼儿园。回来后,倒腾着把一大家子的衣服洗了,一会儿又做午饭。吃完饭后,还要和奶奶一块编会儿草帽,闲扯一通。到下午三点多,又出门把小孙子给接回来。
今年俩老人刚搬到城里,吃不惯城里自来水。有一次,爷爷听说附近有一口井,里面的水很好喝,每天都有人特意去取水,便念叨着哪天要出去转悠找井。一天,送完孙儿回来,爷爷就提溜着两个桶出门,最后挑了两大桶清亮的井水回家。中午,用井水煮汤,爷爷喝了一口,止不住地赞井水就是好喝,还琢磨着以后隔三差五去挑来煮饭。后来才知道,爷爷走了大约三公里路才找到这口井。
爷爷还特别宠爱猫、狗。完完全全一个猫奴,有一段时间,家里的猫不怎么吃饭,爷爷就特意上街,买饼干、卤鸡爪回家给猫吃。
有这样一个老伴,在这样一座城,安度晚年,可不幸福?
正所谓“少不入川,老不出川。”慢节奏的生活真心可以消磨掉所有的野心和斗志。现在的我,攒着劲往外走,但有一天,我一定会回来,圈一块地,过简单的田园生活。
哈哈哈,今天在地铁上拍的一张图感觉很符合我要说的主题,有木有一种科技感?😏
大家想象当中的“慢节奏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总是在布满花花草草的咖啡厅一边喝着咖啡咖啡一边看着来往的行人?还是在郊区、在什么山里住下,每天喝喝茶,逗逗狗,看看风景,好不惬意?
NONONO!
其实在我看来在如今的社会,大多数人都是为了生活奔波,或者为了梦想奔波。上面所理解的“慢节奏的生活”其实不用是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你生活在城市。每天要穿梭于各样街道,为生活为家庭。那有的人就说了,那我不生活在城市不就好了吗?看看有一些人在网上晒的照片,简直是把日子过成了诗。可是你看到的仅仅是照片而已啊,他们在过上这样的生活前与生活作斗争的时候你怎么没有看到呢?或者照片能代表一切吗?你怎么知道他们每天就只有享受而没有努力奋斗呢?
再说一说我,我是另外一种慢节奏,就是做事慢,反应慢,说话慢。通俗点来说应该叫做反应慢半拍。有时候觉得自己这样挺好的,因为这样的做事进度可以让我永远不迟到,每次需要我到场或者出去面试笔试什么,我都会早早的开始准备,生怕因为自己的性子耽搁了大事。但是这样有优点有缺点,偶尔也希望自己风风火火。
所以“慢节奏的生活”在我的理解看来,并不是让我们放弃原有为之奋斗的事情,而是在特别特别努力干好自己的事情后,不论成功与否,去享受结束后内心的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