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一群人,一个圈子,这是能够稳定接触其他人的机会,比如我就是在大学里先天就是有这样的基础。千万不要指望自己一个人闭门思过,最多只能改变一些观念,这些距离塑造性格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基本上我的观点是,一个人所有的性格都是有来源的,很少很少一部分是遗传,这个来源可以是父母,可以是其他的亲人,可以是朋友,所以当你想改变你现在的性格、精神状态,一定要找到来源,这也就是为什么你不能一个人独处去解决问题,这个来源绝对不是什么看看新闻,问个问题这么简单,必须是通过他人给你榜样,你大脑潜意识去学习去反思,甚至刻意学习都很难学到,因为刻意学习触发的是大脑的理性思维,学到的是具体的理性的方法技巧,而人的决策、性格、习惯是由感性决定的,这些都是大脑的潜意识的学习,一定是你主观意识不到的就默默的改变的这种,能意识到的基本就不是了。所以必须要有一群人做为你的精神塑造的源泉,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能量。
不管你将要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找到自己可以做到极致的事情,不管是擅长的还是不擅长,就去做就好了,做到极致超出他人预期,获得他人的认可,他人的认可同样是你自我认可的来源,不要指望对自己说两句“你能行”就可以自信起来,必须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从他人那获得成就感,这种东西本来应该是,父母在你小的时候无条件给你的,但是既然他们没给足,你只能长大以后从其他人那获得更多的认可才行,当然即使获得足够了也是扭曲的(就像我现在一样,永远不可能做到和Y一样的自信阳光,但比原来的自卑要好个十万八千里了),从我个人经验来看,有过这种成长经历的人往往理性逻辑思维会比其他人弱,创造性思维反而会变强,大脑的联想发散性会很强的。我感觉我去做设计是明显更有天赋的一件事,因为我往往能主要到一些确认完全不在意的点。
我的童年时代是在父亲对母亲还有我们姐弟三人的暴力中长大的,那时候最大的梦想是离开这个家,走的越远越好,那时候很希望父亲母亲离婚,然后母亲带着我们远离家暴,远离父亲,惊恐不安是我常有的心态,但随着年龄渐长,理解了父亲暴力背后生活的艰辛,理解了父亲苦闷无法发泄的烦恼,竟也满满释怀了。
婚后的我有了一双儿女,我对他们很疼爱,父亲也对我的孩子宠爱有加,我们满满互相体谅和解,好几次父亲认真的说,当年他打我们不对,看着曾经固执的父亲忽然变得柔软,我竟有些不适应,从那以后,我们交流多了,理解也多了,严父终于变成了慈父。
至于如何自救,这话说的有些言重,只要自己对这个世界宽容,那岁月一定会对你温柔以待。
你的父母是一个失败者,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嫉妒、仇恨,为自己的无能不知所措,他们需要发泄。 然而,他们也非常懦弱,不敢去挑战别人。 你很不幸,成为了他们的目标,因为他们知道,你只是他们快活的一个产物,你的所有都拜他们所赐,你必须服从他们。 其实现在的你也是拜他们所赐。 现在,你应该慢慢站起来,让他们看见你狂野的力量。 你必须要做一件事情,有一天,你必须回去,让他们知道,你跟他们不一样,你是勇者。 当然,强者照顾一下弱者也是你应该做的。更何况,他们确实也给了你很大一笔财富,给了你生命,并且让你活到了现在。
最近感受很深。从一篇文章看来的一句话:日本人挖空心思让孩子自信,而中国人却绞尽脑汁让孩子自卑。“别人家的孩子”就是一个悲哀的例子。适当地表扬自己的孩子,并不会使他们骄傲,反而可以培养孩子自信,培养他们独立成事的底气。我现在之所以很痛苦,就是因为我正在和那个自卑的我斗争。我不想和父母在我敏感的话题上有过多的交流,就是想摆脱他们长期以来的意识控制。说到底,还是需要培养独立的人格。与君共勉。
能一直活到经济独立就活下去,你的成功就是打脸他们的最好办法。经济独立之后才有话语权。没有自己经济独立前基本上不可能改变什么,如果想活下去,就不要放弃,请加油(ง •̀_•́)ง。但是也不是每个人都活的下去的,毕竟命这种东西总是不公平的。我反正就过一天是一天了,活的下去的总有走出去的那一天,活不下去也没有必要被世俗道德绑架而活在痛苦里。毕竟你的命就该你自己决定,这种父母你根本就不欠他们的,走自己想走的,差不多就是这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