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腊八"这天大清早,天还没亮,家家户户做"腊八粥"也叫"红稠粥",寓意生活红红火火。这粥的原料有小米、糯米、红豆、蜜枣和糖,做一大锅,吃起来甜美可口。当天吃不完,剩下的冷冻起来,之后的数日拿出来热了吃仍然香甜新鲜。"过了腊八就是年"。家家陆续忙着准备过年的吃食,主要是"烧肉"。做扒肉条、炸丸子、煮肉,空气中弥散着浓香,闻着就垂涎欲滴,这些美味佳肴一直能吃到过了元宵节。初夕最为隆重,从一早便开始忙碌起来。早晨捞小米饭,在盛着米饭的碗里插上绿叶葱,意为"迎春"。上午贴对联下午垒旺火,旺火是外用块煤内置木材经过修整垒成的,大的达几米小的也有一米多高。中午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傍晚时分到村外请祖先回家过年一一每天三顿饭都要先供祖先,一直到正月十六下午才送走。晚上将近十二点将旺火点着,同时,烟花爆竹响彻云霄,俗称"接神"一一这应是辞旧迎新最隆重的时刻。大年初一吃饺子一一都一样。上午孩子和新人给长辈拜年,长辈要准备红包。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初八上庙游八仙,十五元宵节唱戏、扭秧歌
看春晚。从80年代开始,春节联欢晚会就进入了中国人的字典,这也是为了中国人“守岁”的传统而定制,春晚会从年三十的晚八点,一直延续到新年钟声敲响之后。
家乡最有特色的过年习俗就是大年初一不能去姥姥家,而大年初二必须回姥姥家。这时我都很郁闷,因为大年初二正好是爷爷的生日。
我们是大年三十晚上要在12:00的时候吃饺子,然后饺子里面会放上硬币,如果谁能吃到的话,就代表今年的财运旺旺。
我的家乡过年习俗是29的时候贴对联,过小年的时候必须要吃年糕,大年三十晚上12点吃饺子。
我是四川人,我们家乡在过年的时候一定要把猪肉都腌好,然后晒成腊肉,过年的时候炒腊肉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