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病为甜瓜的重要病害,局部地区发生分布,保护地种植受害较重。一般病株率40%~60%,病害严重时均达100%,多数叶片染病枯死,显著影响甜瓜产量与品质。甜瓜黑斑病可为害生长期成熟衰退的瓜果,也是贮运期的常见病害。甜瓜黑斑病主要发生在甜瓜生长中后期,为害叶片、茎蔓和果实,下部老叶先发病,叶斑近圆形,褐色,具不明显轮纹。果实染病多发生在日灼或其他病斑上,布满一层黑色霉状物,形成果腐。加强管理,推迟瓜田浇第一水时间,即在坐瓜后待长至核桃大小时浇第一水;清除病残组织,减少初侵染来源。种植蜜露原种、河套蜜瓜等抗性较强的品种。用无病种子,必要时种子可用40%拌种双200倍液浸种24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也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注意增施磷、钾以增强寄主抗病力。棚室甜瓜应抓好生态防治,由于早春定植昼夜温差大,白天20~25℃,夜间12~15℃,相对湿度高达80%以上,易结露,利于此病的发生和蔓延。应重点调整好棚内温湿度,尤其是定植初期,闷棚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棚内湿度过大、温度过高,做到水、火、风有机配合,减缓该病发生蔓延。必要时掌握在发病初期采用粉尘法或烟雾法。粉尘法,于傍晚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m2/1kg。烟雾法,于傍晚点燃45%百菌清烟剂,每667m2/200~250克,隔7~9天1次,视病情连续或交替轮换使用。露地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70%代森锰锌干悬粉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药如能掌握在发病前开始、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可明显提高防效。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50升,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农业措施推迟定植后第一次浇水时间,即在坐瓜后长至核桃大小时浇第一水。清除病残组织,减少初侵染源。种植蜜露、河套蜜瓜等抗性较强的品种。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注意增施磷、钾肥,以增强甜瓜植株抗病力。棚室甜瓜应抓好生态防治,由于早春定植昼夜温差大,相对湿度高达80%以上,易结露,利于此病的发生和蔓延。应重点调整好棚内温湿度,尤其是定植初期,闷棚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棚内湿度过大、温度过高。.种子消毒用无病种子,播种前用40%拌种双200倍液浸种24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也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采用粉尘法或烟雾法防治。采用粉尘法时,于傍晚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平方米1千克。采用烟雾法时,于傍晚点燃45%百菌清烟剂,每667平方米200~250克,每隔7~9天1次,视病情连续或交替使用。
甜瓜黑斑病可危害生长期成熟的甜瓜,是贮运期的常见病害。发病症状被害瓜形成褐色稍凹陷的圆斑,直径2~16mm,外有淡褐色晕环,有时内具轮纹,逐渐扩大变黑,甚至变成不规则形。病斑上生有黑褐色至黑色的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子实体;病斑下果肉坏死,呈黑色、海绵状,与健肉易分离。防治措施田间防治。病原菌主要来自田间,故田间昉治甚为必要。与棉、麦轮作,平整土地,在6月多雨季节加强药剂防治等都有助于减轻病害。注意消毒。病菌可存在于贮藏库的空气中,故库房和容器消毒也十分必要。防止机械伤害。伤口在发病中的作用很重要,所以在贮运中要防止机械伤害。控制贮藏条件。将甜瓜贮藏于适宜的温度下,一般为3~5°C,防止冷害的发生,同时注意保持75%~85%较低的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