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团体不团结都是一件坏事,团结很重要为什么?
给你讲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国家,哪里的人民都是由萝卜变的,白色的萝卜变成男人,红色的萝卜变成女人,萝卜国的萝卜们,一个个的都很自私,只有一个萝卜不这样,它觉得啊,我们萝卜国的男人女人们,最好都住在一起,大家你帮助我,我帮助你。
于是,它就到处跟大家说,我们要住在一起,不能一个萝卜一个坑,这样谁有困难都可以找人帮忙了。
但是,没有一个人听它的话,大家都笑话它。
一个大白萝卜对它说:“你呀,还是赶紧回去吧,要下雨咯”
它抬头看看天,天空阴沉沉的,看来要下大雨了。
它赶紧跑回家,回到自己的萝卜坑里,这样雨下来了,也有叶子给它挡着。
可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这一场大雨,一连下了一年。
到处都是被连根冲走的萝卜,男人女人的哭声弥漫在这片大地上,这个萝卜因为自己的坑挖的够深,所以还没有被洪水拔起来。但是它旁边的萝卜们就不同了,大家平时有个坑就心满意足了,谁也不想着把自己的坑挖的深一点,现在被洪水冲的四处跑。
终于大雨停了,萝卜国被冲走了一大部分萝卜。剩下的都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这个时候,这个萝卜主动站起来对大家说,我们应该住在一起,大家一起挖一个深深的坑,这样洪水来了也不怕了,我们可以手牵手,这样谁也冲不走了,而且我们的叶子连在一起,就不会怕大风了。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拍手说道,这样好啊,我们应该早就听你的话的。
其他的萝卜们也跟着说道:“对啊,我们早就该听你的,住在一起的”
于是所有的萝卜们,花了三天三夜挖了一个巨大的坑,大家把自己的东西全都搬到这个坑里,从此萝卜国的人们再也没有谁被打水冲走过了。
这个故事很浅显,就是说不团结就会被冲散,没有什么事情是团结的集体做不来的,反之,不团结的班级一定成绩不好。
一个班级不团结、没有集体荣誉感当然不是一件好事了,尤其是上了大学以后,你会发现,一个班级的同学总是拉帮结派的在一起玩,到了关键时期一个个都不愿意为班级出点力做点事是多么让人郁闷。
我们班就是这样,两年了,一次聚会也没有过,除了私底下关系好一点的出去聚过餐唱过歌,从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班级聚会。最大的责任来自于班长,起初就没有把班级团结的气氛建立起来,到后期根本就无力回天,班长在群里提议过几次聚餐,却无人问津。没办法后来弄了一个群投票,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持反对意见,大家给出的理由只有一个——没钱!我觉得挺可笑的,一年才组织一次,一次才一百块钱不到,怎么会没有钱呢?我想这都是借口,平常买一件几百块钱的衣服倒是眼不眨一下。
到了大二晚自习取消了,同学们之间的见面机会越来越少,关系生疏的可怕,班级组织一些校内活动都是班干找人硬凑上去的。后来因为贫困助学金的事情,甚至还闹起了内讧,本班人举报本班人不算贫困生,果然一扯到利益大家就开始活跃起来,真是让人心寒!
在没上大学之前,我以为我的大学生活会是丰富多彩的,结交很多好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玩,没想到最后除了和室友在一起就是谈恋爱,太没有意思了。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手机太好玩了,大家每天都忙着在网络世界里聊天交友,忽略了身边的人,这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是坏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集体中的成员应有明确的目标,全班同学在老师和班干部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向目标努力奋斗,团结一心,互相帮助,遵守集体纪律,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在集体中成长,进步,且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为集体作贡献,营造一个温馨、快乐、和谐、向上的优秀班集体。
不是,团体之间的竞争必然依靠团体内部的合作;个人之间的竞争,也不能缺少个人背后的社会支持力量。 一个团体内部合作得好,有利于在团体间的竞争中取胜;同时,在合作的团体中也不排除个体之间的竞争,鼓励个体竞争,是团体保持活力和优势的内在动力。
是坏事,如果一个班子就象一盆散沙似的,每个人都各自为战,或者相互拆台,那么你处在这样一个班子中会有什么感觉呢?作为一个团队要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只有这样做,在任何时候遇到什么的问题和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因此,团结协作对班子建设有着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节!
不是,一般来说,不团结就容易分成2队,2队会互相竞争。这能给我们以直接现实的追求目标,赋予我们压力和动力,能最大限度的激发我们的潜能,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我们在竞争、比较中,客观的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性,提高自己的水平;能让我们的集体更有生气,丰富我们的生活,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