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自由恋爱,提倡男女平等,但是恋爱这个东西都是荷尔蒙在作怪,男女的冲动到不顾后果的私奔,已经不是小说中的情节了。但是结局又如何?灰姑娘和王子的事情真的也就是故事中才有,现实中存在的可能性就很小,因为不同阶级是有着很明确的划分,生活在底层的人和上层社会的人几乎没有交集,就算是有,生活的背景、圈子、知识面等等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能走在一起也就只有荷尔蒙的因素了。两个人想长久那是不可能的。
个人认为门当户对还是有一定必要性的。古人所说的门当户对我觉得包含的不仅仅是贫富的问题,而是包含阅历,文化程度,思想意识等很多方面的。试想两个阅历不同的人坐在一起,所讨论的话题有共同性吗?两个文化程度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识是相同的吗?两个思想意识不一致的人所思考的能一致吗?回答是肯定的,不能?一个家庭,如果这些都达不到,在一起过会幸福吗?
学生时代谈恋爱以为不重要,吃廉价路边摊,给他买衣服手表,觉得很幸福,然而当我帮助他改写论文,报班,放弃自己考选调机会,支持他考上天津选调以后,他们全家立马像换了一副脸,提出必须在天津买一百平房子,写上他名字,否则他妈妈住不下的要求。我父母说买个小的,他们坚决不同意。一年后,我遇到了天津门当户对的男生,现在很幸福
古时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想自由恋爱是天方夜谭,基本上都是父母指认亲事,当然父母的考虑会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门当户对,因为在古代,会有强强联合的说法,两家都是经商的,生意就会越来越大,两家都是从政的,官场就是越来越来顺。所以,古代休妻的少之又少,不能不说明门当户对的重要性。
但是现在社会和古代的门当户对又存在差异,古代更重要的是看对方家庭的实力和财力。而如今对方家庭实力和财力慢慢弱化,反而对于双方的素质、能力这类的如软要求越来越高。因为能力很重要,哪怕现在实力不行,有能力,总有一天可以走上人生巅峰。
在中国,从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习惯看,无论是男是女在找对象、谈婚论嫁的时候总是关心门当户对。在旧社会谈婚论嫁讲门当户大家都能理解,可在现如今的新时代提到门当户对的时候,总会引起大家的争论,有一部分人甚至对门当户对的说法不屑一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