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农村,本来夫妻同心,经营者村里的一个小商店,男人空闲时出去打个零工,过得也还可以。在孩子3岁时,男人突发恶疾、撒手归西,撇下个孤儿寡母。女人顾忌孩子年幼,不愿另嫁。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守着家和孩子,但顶梁柱没了,一切都得靠自己。中间有个诸多磨难暂且不提,只说一个:本来男人走时家里有个几万积蓄,女人后来为了多点收入把钱借给了同村一个邻居图点高利息,哪想那个邻居携款外出、不知下落,女人欲哭无泪,十多年如一日,每每都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学,一年到头不舍得买酱油、醋和食用油。后孩子亏的孩子学有所成,在南方大城市从事计算机开发业务。女人总算是熬出头了,但十几年的艰辛,非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农村。两个孩子都不满十岁的时候,男人遇车祸死亡,家境尚不错。女人中日以泪洗面,不舍得抛弃孩子另嫁。但男人家人不想女人年纪轻轻就守活寡,力劝她另组家庭。女人思来想去无奈另嫁,也再有了孩子。那两个孩子由祖父母带大,偶尔女人回来看看孩子。至今依然如此,她心中对孩子有愧、对孩子的爷爷奶奶感恩,自己新家条件仅仅还过得去,幸好孩子爷爷奶奶条件不错、他们年龄也很大,养大孩子供孩子上学不是问题。至今仍是心中挂念着三个孩子,不想顾此失彼。
还能怎么过,只能接着过了。有孩子还这么小,只能自己给自己打气,过好每一天了。每天看看书,学习学习,再把自己的身体锻炼锻炼,让它少生点病,不然谁来管。最重要要让自己变得耐得住寂寞,这样不管有没有人爱,关心都会变得淡然自若的。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所以一切靠自己吧。
一句话生者奋发,逝者安息。人生本来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慢慢走上结束的道路,但每个人的命运是注定的,有的会陪你终老,有的则半路先走一步,当然在陪伴的过程中那些美好的、平凡的、伤心的点点滴滴都会漂浮在脑海但生活还得继续,继续的是留下的嘱托和留下的那些不舍。愿众生吉祥。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孩子,其实人这一生,很短暂也很漫长,你只需遵从自己的内心就好,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走什么样的路,不必太受习俗、观念的影响。毕竟人生是自己要走的,别人无法替代。只有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你才能有动力和毅力坚持排除万难走下去。祝你幸福。
我选择自已过,除非真正遇到真心对我对孩子的那个人,否则我不会轻易去选择接纳那个人而引狼入室,现实中好多披着羊皮的,也奉劝有孩子的兄弟姐妹们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