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谔猫是个错误示范,宏观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因为宏观牵涉粒子太多。比如密封盒子里,放射粒子要通过缝出来,缝是已知的了,所有都是已知了。实际量子不确定性体现在电子单缝实验衍射到双缝实验干涉的诡异,即:电子具备粒子性,轨迹应该不变才对,为什么先前明亮区变暗了。电子如何知道有另一个缝的,这种超距现象,解释就是量子在空间位置和能量动量的不确定,这种不确定一旦观测(单缝)就确定了,再开个缝又一个结果。
我认为猫不存在不死不活的状态,猫只有被毒死和无毒而活两种情况。所谓的不死不活只是人在不打开箱子时的一种主观的不确定性,因为人不知猫是死是活。这并不能决定或改变箱子里的猫死或活的客观事实。
薛定谔的猫本身是一个假设的概念,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光子、原子、分子中实现了薛定谔猫态,甚至已经开始尝试用病毒来制备薛定谔猫态。
在生活中,比如考试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考过了,一种是没有考过,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这两种可能都存在。
当你打开门之前,你家孩子在房间里不知道在玩还是在学习,但是你开门看,保证他在学习。。。当你没看的时候,他在一边写作业一边玩橡皮,就是又玩又学习
暗恋者想去表白的时候,一方面怕被拒绝,另一方面又暗自心存希望万一能成功呢,只有表白了之后才会有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