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重症监护室学习,一个老爷爷,多器官功能衰竭,在ICU住了小半个月,他的老伴儿每天都坐在门口长凳上默默等候。我们都知道这个老爷爷不会好起来了,但是那位老奶奶一直在默默祈祷着奇迹会发生。凌晨两点多,在抢救了半个多小时后,老爷爷还是走了。很难过也很无力,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改变结局,却负担着病人和家属的全部希望,所以只能全力以赴。
读到迅哥儿的《伤逝》中的这一段时:待到孤身枯坐,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觉得深深被击中的那一瞬间。有些瞬间被渺小,虚空填满的我。
我们县的火葬场我去了好多次了。自己的亲戚,表亲,父母的朋友父母,死了都在本地处理。一个人被推进去,3分钟后,屋外的烟囱冒出一股烟。5分钟后,一盆冒着热气的骨头渣子被推出来。突然间感觉自己那么渺小,只能这样的看着,什么都做不了。
我是开始自己租房子才觉得自己渺小,而父母伟大的。起初,当我下定了决心毕业就不靠父母,全凭自己努力的时候,是怀着骄傲自满情绪的,刚从校门跨出来,带着一张没经历过挫折的脸,觉得什么事情自己都能摆平,不在话下。
渺小?当我正要用自己在上个学期攒下的钱给这位女孩买下练习册,却想到她还要有很多个学期,仍要买很多本题的时候;想到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那样一群渴望知识却得不到教育的孩子的时候。
刚正式进入医院实习那会,我负能量很大,觉得自己真的就是处在医院食物链的最底端,啥事都得接,不仅上班忙,夜班累,还常常碰到奇葩的患者家属,就连上网也时不时见到各种抱怨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