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最深的是一次答辩前的晚上,演示文稿没做完,还有很多琐事没处理,家里还突然告知我姥爷病危,真是瞬间崩溃……我和父母商量后父母觉得我还是先呆在上大学的城市不要赶回去……第二天的答辩虽然不是很出色,但是要是原先的我根本不可能如此淡定。一年的班长交了很多朋友,包括自己班的、年级的、甚至别的院的,爸妈也发现一年的大学生活我改变了很多。我想我改变最多的,应该就是气场吧。
临危不乱的心态。这是我自己感受最深的,初入大学时,什么都是新鲜的,什么都不懂,当劈天盖地的事情压在你身上时,能让人崩溃,不知所措。慢慢的,慢慢的,你就会达到一种境界,对,就是临危不乱。有条理的先把所有的事整理出来,分出轻重缓急,逐一处理。反正对我现在工作的影响很大。
大一一年当过班长,当时竞选时没多想,纯粹就是想培养能力。当上班长的前两个月确实被工作量吓到了。逐渐的,我的目标不仅仅再是培养自己的能力,而是对自己的班负责,因为一个班的风格真的和这个班的班长有着直接的关系。
有点浪费时间。现在大学很多里太多的形式主义,很多活动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学生不愿参加,学校有逼迫参加,这时你就要自己挺身而出,花时间,花精力去做策划,做组织。。。。结果就是课程耽误,睡眠不足等等等。
锻炼你的人际交往能力。当你处在那个位置的时候你跟老师,导员,其他优秀的人交流的机会就会更多,潜移默化的就会影响你的沟通能力。现在工作,与自己上司,领导沟通不会有压迫感,能比较自然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自我评价的话,我算是个该逗比的时候比任何人都逗比,该认真的时候板起脸也有同学想笑的班长吧,坚持一点原则就是,当班级的利益受到损害时,我必定是站在同学们最前面的那一个。现在回忆起来,当个班长还是挺好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