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这个话题最近几年来一直占据着热门,但是受限于终端的功耗以及无线网络的覆盖,广域物联网仍处于萌芽的状态,伴随着5G网络的出现,可以预见未来它必将大热。
LTE网络的出现使移动网络的时延迈进了100ms的关口,使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如游戏,视频,数据电话成为可能。而5G网络的出现,将会使时延降到更低,会为更多对时延要求极致的应用提供生长的土囊。
工业上的应用可能会大量增加,物联网连接的更紧密。但从移动设备的角度来讲,除非能大幅度降低终端设备的耗电量,否则不会改变什么。因为5g解决不了移动设备耗电的问题。哪怕5g能让你在手机上看4K视频,就算高流量的传输功耗真的如5G标准所言,下降了很多。但你的手机芯片和屏幕要提供4K的解析度时,仍然会大量耗电,大量发热。所以真正限制了用户对流量的需求的,是电池容量的大小。在电池容量或cpu、屏幕功耗没有突破性的改观前,用户对流量的需求,会有一个峰值。达到这个峰值之后,再大再快的移动流量,也是枉然。
LTE中的一个TTI是1ms,而5G将通过对帧结构的优化设计,将每个子帧在时域上进行缩短从而在物理层上进行时延的优化。相信在后期5G信令的设计上也会采用以降低时延为目标的信令结构优化。
我觉得改变世界似乎很遥远,和以前的技术进步一样,大多数时候都是技术出来,大家才逐步想出来怎么用,比如因特网是70年代的概念,70年代没改变世界,80年代也没改变,90年代才开始。现在到处是各种移动应用,它们大多数也都是3G普及之后才兴起的。只有那些需求最迫切但技术没有突破的地方,才能比较准确的预言技术会怎样改变世界,比如电池技术。在几年之前,ubiquitous computing这个词挺火,我觉得这可能就是5G普及后的样子了吧。现在这个词不火了,并不是这个概念过时,而是已经逐步在实现了。
5G网络真正的实现,我们可以拥有更多,更大型的好玩的游戏上线,下载个电影10秒中,如果你还包流量,可能一眨眼就欠费了。改变的将是整个行业,例如手机功能更加强大。相关的配套更加的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