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算一个小老板,明天是我35岁的生日,我的公司已开了第十个年头。先介绍下我自己,女,来自河南一个市郊,父母农民,我自己毕业于一个三流大学,21岁大学毕业,一年后误打误撞进入一个外贸公司工作,一直做到26岁,然后辞职自己创业。我的公司也是一个外贸企业,有一个合伙人,是外国人,他投资了20万人民币,我投资了我所有的资源,(这些资源就是钱,第一年公司运营费用一百一十万,除了他拿的20万,其余全是我拿 来的)股份五五分。刚起步时我们在公寓里租了二室一厅有四五个才毕业的大学生,而我们的公司目前的规模是,上海总部有十几个人,在市中心有三百多平的办公室,租的;在沙特有一个办事处有四五个人;在伊朗有一个工厂有一百多员工;在巴基斯坦有一个公司有二十多个员工;欧洲还有一个刚收购的公司。听起来好像很不错,但是这么多年的经历我觉得可以写一部血泪史。
谈下我自己。刚毕业的时候在外面拿一点工资。老爸老妈大手一挥让我回来在家里店子上班,一个月给4000,上班不到一年多,结婚,收了不少礼金。老爸让店长走人,让我自己当老板。自负盈亏。每天不用起早床,店员会来开门。但是每天中饭和晚饭时间店员要回家吃饭,基本这个时间我都在店子。开支,各种开支,房租水电电话费,商业用电电费是家用的两倍,很多时候是每天0收入,但是每天的房租水电人工开支约400,只请了一个人,工资2000,工作清闲,只需要守店子,数钱开收据,配台电脑给她看电视看小说。下水管堵了要自己掏。旧城区老房子,下水道一年堵几次。
创业就是九死一生,可以让一个乐观主义的人走近悲观世界,我创业的的时期,说实话,没有一天是轻松,心无旁骛的日子,一件小事都可以让你疯,上班,你只要做好自己份内工作就好了,最多也是帮帮同事处理一些事情,可创业了不一样,你要所有事情一肩挑,什么时候时间都是不够用的,恨不得,一天是36个小时,真的,我创业的那8个月,就是一部血泪史,好在我有技术,肯吃苦,不至于去亏钱,但也赚不到什么钱,还不如工作时工资的三分之一,所以就没有坚持下去了,一是赚的钱和付出太不成正比了,二是坚持也没有多大的希望。
筹备一个一两百万的小项目,弄了两三个月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停摆甚至小亏。假如项目成功运营,对两三个主要股东来说大概就是月收入翻倍的意思(七八千提高到一万五左右),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人生轨迹。最终失败后我见过受打击最大的一位“安心上班,再也不提做生意了”。实际上每次失败损失最大的都是我,一是前期准备工作多数是我在干,二是很多看起来不多的费用都是我自己在掏。
创业是我人生最正确的选择,没有之一,哪怕我经历了许多的失败,亏了不少金钱时间。 它让我更加强烈的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起起落落。它意味着大得多的挑战,大得多的责任,大得多的得与失。 我现在越发体会到“钓胜于鱼 ”的感觉。它给我带来的那种失败后反思的成长; 夜不能眠的探索; 尝试新方向的压力和渴望...
我很喜欢井上雄彦《浪客行》的一个片段, 宫本武藏奋力攀登上自以为的高峰,才发现其实是周围山峰中最低的那个。但是此时他完全释怀,人生爬上山巅,就为了仰望新的高山和找到攀登新的山峰的新目标。 而结果? 如漫画所述“天下无双,何足挂齿!” 这种感受,是没有创业的人很难经历和体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