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的因素,虽然我还没有到养老的年级,但是我认真地有想过这个问题,毕竟父母在一年又一年的老去。如果有条件,而父母他们又不是很依赖故乡的话,我觉得选择一个好的养老城市是很好,如果经济上条件不够,那么是可以选择一个好一些的养老院的。
对于养老,要考虑很多的因素,我认为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医疗水平的发展,对于我们来说,人老了之后总是会有很多的小病小痛,都会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变成大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年老之后,很多的器官功能比不上之前的了,思维,反应能力也不如之前敏锐,所以我认为在选择养老的时候注意医疗条件,医疗水平的配套是非常的重要的。如果是老人自己想要住在山清水秀,有农家气息的乡村,也尽量去选择交通方便,离医疗机构比价近的位置,免得要是哪一天身体突然出现了什么问题,也能够尽快地得到帮助。也能够减轻孩子们的后顾之忧。
第二点是环境的选择。大家都知道,人老了的时候,人体是比不得之前的。对于老年人来说,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这些方面都是比较的脆弱的。现在一般城市的环境都不算特别好,尤其是有很多的大型城市,重工业城市,它们一到冬天,雾霾都是比较严重的,这对于很多的老年人来说并不好,可能会诱发他们原本就比较脆弱的呼吸系统的一系列疾病,所以最好是选择一个空气比较好,绿化面积比较大的城市。这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都是很好处的。
第三个是要考虑到老人们的生活习性问题。如果这老人是非常的恋家的那种,就最好不要选择离家太远的地方,可以在离家车程大概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范围内选择比较好的城市和地点。如果老人他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这老人要是爱听昆曲,亦可以依据老人他的爱好往那边去靠。让老人家舒心顺心,有一个好的精神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就是要给老人选择养老地点,但是不想选择养老院的话,可以选择在公园附近,或者是在老年大学附近,这些地方老人都能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同龄人,在老年大学附近的话还可以去报班学习,丰富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学一些东西也能让他们充满成就感。
实话说,养老的问题是一门大学问,一定要清楚自己家老人的需求,才能够选到他们心满意足的地点。
改革开放之初,所有人都奔向大城市进行打拼,奋斗。随着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曾今出现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问题也出现在了我们国家的城市里。城市里交通拥堵,住宿的资源十分紧张,垃圾污染严重,也同时就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很多人离开了大都市,开始在周边的或者不错的二线,三线城市生活。
这么一批人又以年级偏大,大多数是已经退休,想要安享晚年的老人居多。与年轻时充满干劲的状态不同,这些老人在年龄大了后,有不需要再去倾其所有的奋斗,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就成了他们大部分人的追求。然而大城市又很难达到这样的条件,所谓的养老城市就这样应运出现了。
作为一个养老城市需要达到那些条件呢,又或者说需要符合什么样的标准呢?
首先,作为一个养老城市,最需要的,就是环境质量较高。换句话说就是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如果不是沿海城市的话,要符合这些的就需要好好选择了。最好的是有山有水的地方,俗话说的好,山清水秀,有山有水的地方有灵气,住的会非常的舒适。城市的工业化水平也要好好选择,工业化水平,特别是那些承接了大城市的劳动密集型或者资源消耗大的城市肯定对于环境也是有不小的影响了。
沿海的小城市就非常好选择了,沿海很多城市都是以旅游业作为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城市工业发展的迫切性不高,况且为了发展旅游的优势,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肯定是相当完善的。并且沿海城市常年受海风的影响,空气的质量肯定是相当不错的。最后一点就是环境优美,作为养老城市很不错,没事去海边转一转也是个幸福的晚年吧。
选择哪一个城市作为养老城市时,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影响选择的因素,就是这个城市的医疗水平了。老年人的身体不再像年轻人那样壮硕,很有可能突然就倒下,或者需要紧急的医疗治疗。这个时候,如果这个城市的医疗水平不够好,就很有可能耽误最好的治疗时间,影响到以后的康复和恢复治疗。也就是说这个城市虽然环境很好,但是医疗水平实在一般的话,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还是算了吧。
养老城市确实是需要好好的选择,舒适的城市生活也是对一个人一生劳累的最好休息场所。
我家小镇坐标于十八线小城市的镇,却是一个聚集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发达城市的老年人的养生住所。有一回在古井温泉小凉亭里泡脚,身边坐了几个老太太,跟她们聊了起来,问她们为什么会大老远来到我们这里,她们跟我说了几个原因:
首先最关键的是环境,我们镇主打温泉旅游业,所以取缔了之前几家含有水污染、空气污染的工厂,绿化面积的覆盖率超过百分之四十,小镇房屋建设主动复古基调。老太太说,来到这里她能看到在上海看不到的蓝天,都敢大口的呼吸了。最主要的是小镇上的富硒温泉水,一年四季全年无休地冒热水可以免费自取,刮风下雨都能看到凉亭里坐一溜的老人家,老太太说这是在北京想都不敢想的。
其次很重要的原因是交通便利,老太太说之前去另一个小镇买了套房子打算养生,环境是不错,但是要出趟远门坐火车都很不方便,后来听人说起我们镇跟着老伴来这买了套小房子,之前从镇上是没有直达公车去火车站的,考虑到许多老年人居住在这里,每日都有好几班公车去往火车站。所以对于年纪大了的老人出行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再者基础设施完备,有些乡野古镇的确风景优美,只是周围可能没有菜市场、超市、公园等地。尽管现在提倡回归乡村自给自足,但是老人家还是不现实。最起码老人买个菜啥的方便,最基本的购物场地还是要有的。不能完全力求乡村化的养生之地,而摒弃现代化设施。小镇虽小五脏俱全,公园、广场样样都有,街道也都装有明亮的路灯,这对夜晚出去散步,跳跳广场舞的老人来讲是很有必要的。
养老的城市并不追求它有多大,更不会是高楼大厦的现代化都市。风光旖旎,景色宜人,居住方便,甚好甚好!
作为一个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国家,我们到处都能见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街上闲逛或者休息。养老这个话题也是被越来越多的人提起,还有就是那些养老机构也是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这些都说明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越来越雄厚了,国民生活水平也是有了翻天覆地得变化。对于一些经济条件好的老人家庭,他们不一定会去那些养老机构,而是会去选择一些适合养老的城市去定居。我觉得适合老人们养老大概要符合下面几个条件比较合适。
首先空气环境要好,因为老人们的肺功能本来就不好。大多数老人老了以后就会多多少少有一些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比如说老慢支之类的。这些疾病对于空气质量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是生活在北京那种雾霾城市里面,估计是每天都不敢出门,因为在那种气候环境下吸一口空气估计有一半是灰尘,这无疑是对于老人们来说是雪上加霜。
生活节奏比较慢的城市比较适合老人定居,因为对于老人们来说不需要每天拼命的工作挣钱,他们这个年纪就应该是好好的休息。平时就是在外面散散步之类的,如果是生活在节奏比较快的城市里面,无形之中会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氛围。
最最重要的一条是有子女在的城市。我个人觉得前面两条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在老人们心中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子女,他们最想的生活是每天看着自己的子女健健康康的生活。如果没有子女在身边,即使生活在世外桃源估计也没有生活在贫困山区来的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