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好几十年的人生,只有经过,没有总结,所以他一无所知。我从小不认真学习,但成绩比较好,靠小聪明。对任何事情都出于兴趣,没兴趣了就放弃,对学习更是如此。小时候数学非常好,尤其是应用题,在我那个群体里,我永远第一。许多应用题需要推导十几步,二十几步,我都是一步一步列式子得出答案。有一道题数学老师都懵了,我就一一列式子给她解释,每一步是干什么得出什么结论,最终的答案是什么,老师看我的眼神,欣赏喜悦崇拜,还有点不相信的样子!我是个女孩子,我相信我是老师最喜欢的孩子!
中国古代本来应该可以发展出逻辑,甚至科学。比如春秋战国时代,我们国家虽然号称都是在周王朝的统治下。但是实际上各个诸侯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才会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状况。这时候,很多学说其实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雏形,所以也有逻辑学的影子在里面。但是可惜的是,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无论他的焚书坑儒还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使得我国的指导思想变成单一的学说,而统治者为了控制人民的思想,自然也不允许人民能够具有逻辑。
春秋战国时候百家争鸣,大家吵得不亦乐夫,眼看“白马非马”就要成为一门学问了,结果天下一统,不许好好吵架了——要吵也只能在“是一个膝盖跪皇上还是两个膝盖跪皇上”的范围内吵,这个根本就不需要什么逻辑,直接人身攻击就解决问题,何况历朝历代都还有不少把鹿直接说成马的赵高!学经济的同学都知道,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咱们没有往死了证明的吵架需求,逻辑也就没市场,没市场当然就没投入,也就发展不起来了。
古代中国人吵架,一直停留在“你是王八蛋”的水平,主要手段就是道德和人身攻击,没有发展到李敖所说的“我不仅骂你是王八蛋,我还能证明你是王八蛋”的那个高度。骂人家“混蛋”总是容易的,要证明人家是“混蛋”,就必须下一番功夫,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形成证据链,这必须是一个依靠“逻辑”这门技术的过程。
究其根源,还是因为我们为了温饱而奔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我觉得我不缺乏逻辑思维,这两年我不工作以后,思考很多,内心成长了许多。我经过对蛛丝马迹的分析,得出公公是怎么被婆婆欺负死的,得到了老公的高度认可,当然我和公公从没有过交集。
这要看与什么国家与地区的人相比,我们可以肯定,中国人肯定比非洲地区的人逻辑水平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的人相比,我们国家的人普遍缺乏逻辑,这个是确实是事实,而主要在于中国人平均受教育水平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