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生活能自理,老人一个人过,真的很好。如果感到孤单、难过,那说明你还没有体会到什么是真正清净、自在、无烦恼的生活。其实,能够享受孤独也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境界。现在的老人一般都有点文化,玩手机、读书、看报、下棋、运动等等,业余生活相当丰富,何来孤独、难受之感?年纪大了,要思考生死的问题,学佛、悟道、修行,对老年人尤其重要!人可以糊涂的来到人世,但不可以又糊里糊涂地离开人世。所以,学佛是老年朋友的最重要的选择!我现在是:家里的一切事物,我全包了,其余的时间,全部都用在学佛上。我觉得生活过得很充实、很自在。
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老人的生活质量。多数老人存在程度不同的健康问题,尤其高龄老人,长期遭受一些疑难杂症的折磨。存在健康问题的老人,最不适合单独生活。当病痛来临时,他们不仅需要有人照顾,并且会倍加感到孤独和悲凉。如果需要经常治疗或者住院,身边无人照料,老人的生活会陷入绝境。有一个老人,感冒后自己买药,回来浑身难受发高烧,顾不上吃药便倒在床上。老人其实是昏迷了, 苏醒之后已经是上午十点。好在有手机,老人给邻居拨通电话,送到医院查出是肺炎部感染。
其实老人在能动弹的时候。尽可能出去走走看看。每天都出去买菜。再研究一下吃点什么比较营养一些。一个人找点事儿干。找点乐子,这样也不感到孤单,老是自己认为自我可怜,总认为自己孤独没人可怜你,我就认识一个海南住的时候一个得了病的独身女人,其实 其实他得的是半身不遂。不来还不方便还能自己养老。外人看不出她有病,一说话就能听出,说不清楚,但腿脚还算利索。每天自己买菜做饭,自己锻炼身体,从来看不出来抱怨,生活的有知有味的。
一般来说,疾病往往是和老年人相伴。孤身老人如果是有子女而不在身边,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有个精神寄托。而纯粹的孤寡老人是相当艰难的。可以说到了特定时间段,确实无依无靠的孤身老人活得相当没有质量,用苟延残喘一点也不为过。就是基本生活活动也必须亲历亲为,一旦生病,从心理到生理求死不得,求活无望。
一般而言,女性老人的情况会好于男性。女性无论在身体还是精神方面,都比男性有耐力,男人其实更脆弱。老人的日常生活,做饭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男性大多不善厨艺,也喜欢凑合。女性不仅比男性善于操持家务,也比男性更会照顾自己。尤其高龄老人,女性的生存状态普遍好于男性。
可能会孤独、寂寞,但凡事有得有失。有老伴的不一定很快乐,有些夫妻,一辈子都无法和谐相处。有儿女在身边当然看上去不错,但也会有许多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