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房子的价值中,居住属性占中价值大概两成,公共服务准入权利赎买占有3成,公共服务购买权占3成,投资保值属性占2成。用更能理解的话说,以前捆绑在户籍上的东西现在被捆绑在了房子上。
公共服务准入赎买是天朝特色,最能体现这个准入机制的,是学区房。你家孩子能不能读这个学校,和你有多少钱没有直接关系,只和你是否住在学区内。当然这个准入机制并不只是限于这个,只是其他权利现在被用更加间接而隐秘的方式体现,而赎买这种准入权利,不管具体规定细节如何,如果你仔细分析,拥有一套房产是其中相当重要的条件之一甚至是必须条件。。。。
当然,你会说随着改革的深入,准入门槛会越来越低直到最后消失。对于这个看法我也认同,但具体到个人,你是否等的起呢?比如读书,人生有几个8岁,你是等你孩子八岁入学还是等国家做到教育均等化的时候再让孩子入学?比如得病治疗,你能确定等你生大病的时候正好赶上社保全国通用,于是可以在有限财力的情况下选择更好的医院?其次就是公共服务购买权,有了准入权利并不意味着你购买的实力,而房子作为资产在现有条件下是最能体现一个人购买力的方式。而且随着准入门槛逐步降低,购买权的占比会逐步提高。投资和居住属性大家都谈的够多了, 我就不多说了。
说个故事,我爷爷两兄弟,都生长在农村。我爷爷长大后,到城里闯天下,我的叔公仍然留在农村里不愿意出来。直到现在,我爷爷这一支的后代,我爸爸和叔叔们,我几兄弟姐妹和堂兄弟姐妹都在城市里接受良好的教育,而我叔公那一支,仍留在农村,好吃懒做,制毒 犯法坐牢的坐牢,留下来的小孩子也不能得到好的教育。我爸和叔叔跟我爷爷一样,很有远见,觉得为了小孩子的发展,陆续把家一步步往大城市搬,让我们见识社会。我们为什么要买房。如果你是选择单身,孤家寡人,你说你不买房,我可以接受。如果你有孩子,老婆,你真的愿意你的家人跟你一样熬租吗?为什么不为你的家人幸福去拼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