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日本上中学的时候,要打工,要上学,做作业,要训练,由于家里缺钱,上学,以及学校到操场的移动手段全是骑自行车,每天要骑30公里左右。这样,怎么安排时间,一天也只能睡不到五个小时。我在中国上大学的时候,要上学,做作业,写文章,做采访,上电视,搞活动,还有翻译等打工,虽然我住在校园内,但只要牵涉到社会的,均要出门到外,路上要花时间。这样,怎么安排时间,一天也只能睡不到五个小时。我始终认为,在人类社会上,时间是对所有地方的所有人最为,甚至唯一完全平等的东西:一天24小时。这对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来说都是符合的。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时间”这三个字是不存在的,一个人,或许没条件,没能力,没意志,但不可能没时间。
职场中,很多人抱怨事多,大多缺少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法。我们每个人在工作、生活中,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千万不要让那些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占用了那些重要但看起来不紧急的事情的时间,这个重要不重要,既与一个人长远的规划相关,又与一个人的短期目标相关。建议可以列好每日清单,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有哪3件。很多时间爱拖延的事情往往都是自己不容易搞定、不擅长的事情,这时候一方面要提升能力达到这件事情的要求,另一方面越是搞不定的事情越要做在前面,以免耗费更多的尽力。其次专注很重要,很多时候事情一多,尽量专注于一件事,频繁的从一件事切换到另外一件事,容易造成时间的损耗和精力的耗费。
缺的是一颗制止力强的心,有时候我们总说没时间没时间,其实就是自己前一天的懒惰或者做事情不够果断造成的,比方说明天早上我要起来运动,结果今天晚上不停的玩手机打游戏,然后一晃时间就凌晨两点了,然后你又安慰自己说,咳没时间怎么运动呢?还有做功课时本来应该一个半个小时就完成了,你又要分开来做作业,因为中间你要看动画片,然后作业没完成第二天到学校跟同学说昨天我都没时间做作业,借来抄下吧。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骗自己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其实就是经历少了,并不是其它问题的。
之前,有位朋友和我聊起,他是一位程序员,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根本没有时间运动,后来他得了一场大病之后,幡然醒悟,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于是他每天都会在工作之余抽出几分钟来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如俯卧撑,深蹲等;大家发现没有,这位朋友的工作没有变,但为什么他有时间运动了?因为他意识到了运动的重要性,以前没时间做运动是因为他觉得运动不重要。没时间的背后潜台词其实是:我认为这件事不重要或我不愿意去做。
很多时候不论工作和生活,不免遇到困难,一方面要知道自己要什么,通过自律去奋力拼搏,但更需要一些他律辅助你坚持下去。可以用一些小的工具,比方番茄工作法,比方让朋友监督等,这些小的方法,利于长期目标的执行。实际学习和工作中,要结合自身的个性、工作的性质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让重要的时刻都是处于心流状态,让自己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小成功,激励前行中的自己。
我们每天可能面临很多的事要处理,但我们个人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那怎么办?做减法,先把事情做排序,要事第一。把我们投入精力去做能产生最大价值的事,放在前面先处理。并且要专一:一次只做一件事,不分心。我们也要在工作外的时间,优先处理重要而不紧急的事。为什么?打个比喻,如果紧急而重要的事是挑水,那么重要而不紧急的事就是挖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