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举个例子,我家07年在北京海淀买房,当时还是8000一平米,我爸坚持要买个大的,总价100多万。当时家里没那么多钱,就卖了一套通州的房子,基本交了全款。我因为搬到了海淀,去了更好的初高中,接受了更好的教育,我的同学层次也都更高了。我爸同事当时都觉得他疯了,花100多万买房子就是有毛病,也就是题主所说的没有生活质量。如今,我家的小区已经涨到8万了,所有人都说我爸牛逼有眼光了。你知道我爸说啥,我爸说最后悔的就是当初卖了通州的房子,本来不用卖的,如今亏大了。所以我现在依然认为,在自己能够承受的最大范围内,一定要在北上广深买房子。因为你的生活质量降低是暂时的,你的贷款可能看起来很多,但是也许5年10年后,你就会觉得这些贷款不算什么了,因为有通胀的存在啊!
个人觉得房子重要一点。没有房子,就像没有港口的海上轮船。纵然威武霸气,终究需要有靠岸休息的地方。就是大自然中的虎狼飞鸟也都有个巢穴。我们何尝不想要个家呢。有了房子才能构建一个稳定不漂泊的家。有了家才能兴旺发达!生活质量的问题随时可以解决,无非就是多挣点钱的问题了!而且改善生活质量的支出都不是特别大的支出。属于锦上添花的范畴。比较容易实现。所以,有能力的情况下先买房子,再谈享受吧!关于房子,并不是特别难买,那些想买房子的人,最后也都买了房子了。
我是86年的,青岛人,我的父母是普通工人,从小到大换了不知道多少个地方,老市区基本住遍了。我买房不是全是为了投资、增加资产、户口学区、让自己过上体面的生活。我买房是想要我的孩子不必为了住的不好而性格孤僻从小自卑,不敢在最天真的年纪领着自己最喜欢最真挚的朋友到家里玩!我买房是希望我的孩子从小就有一个自己房间自己的小天地,有一个永远不换地方的家,而不是一个四处漂泊的童年,不要像他的爸爸一样到了25岁才拥有一张自己的床!
房子也是生活质量的构成部分。不提倡故意炒房,但如果是刚需,这个问题还是别考虑了,赶紧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买。短时间内或许别的方面花钱紧张点,但是长期以来没房子,我不认为还有什么资本谈生活质量。毕竟一套房子解决的不仅仅是居住问题。我相信好多有首付能力的年轻,首先还是会用来置办自己的首套房,很多纠结于买了房生活质量下降的人,或许经济能力也就只能用来吃点喝点玩点了,本身离买房还差的远。
这两件事矛盾吗?大多数人没买房租房住的,不见得生活质量就高了啊。买房以后,心理踏实了,各方面状态都好了,用不了多久,资产又会有一定的积累。没买房的,手头那点钱很快就会因追求所谓的生活质量而消费掉了,或者因为通胀更买不起房,再说,租房的心态多少有点漂泊不定吧。买了房的,熬过一阵就蒸蒸日上了。没买房的,越来越被房价和高消费抛弃。不买房,哪有资格谈生活质量。
除非你永远不打算买房,否则,买房的暂时几年生活质量下降但后面会越来越好,先潇洒不买房的,到你买房的时候有你难受的时候。另外,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先苦后甜好过前松后紧。还有,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买房也是改善生活质量的一项内容啊,居住的质量,孩子教育的质量,生活质量不仅仅包括吃喝玩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