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末元初出品的《三元参赞延寿书》就有记载用茶叶漱口的,原文就是"凡饮食讫,辊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齿,得茶漱涤,不觉脱去而不烦挑剔也。盖齿性便苦,缘此渐坚牢而齿蠢且自去矣。"意思也是指的用茶漱口的好处和方法了。
古人拿盐漱口也是有史料记载的,在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就有:"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大致的意思就是指的每天搞一点盐含在口中,用温水喊,能使口齿牢密。
其实中国最早的牙齿洁具是杨柳枝,在晚唐时期,那时都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很方便的牙刷。
南宋,城里已经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
好像是只有宫廷,富商,大户人家才会。那时候不是刷牙,而是拿盐洗,但是盐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很珍贵的东西,所以穷人家不会这么浪费。
牙粉也是唐宋就有的,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就记录过配制牙粉,用松脂和茯苓做原料,晒干捣末,拿小筛子筛后以器具装起,储作漱口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