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说白了就是对一个事情的态度,所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也不是非要分的这么清楚,也就是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怎么看待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以及对于发生了这件事你的应对的态度,如果说三观这种事情不存在,那岂不是要人人没有对别人对发生的事情的态度了吗?
一个人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生活状态不同,她对事情对人的看法都是不同的,就像你和你的朋友遇到事情看法不一样,应对的办法也不一样,这些说白了其实就是你的三观。有的人正义凛然看不惯不平等的事情,遇到不公正的事情就会比较偏激,会觉得这个世界没有正义可言,而有些人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不过也是由人组成的,有人就肯定免不了人情,很多事情就想明白了。这些东西其实都是三观的表现。
就像我的舍友,他就对一些“走关系”很不喜欢,很正义,而她的目标和职业规划就是一个很安稳的环境,她说自己不喜欢微商销售,甚至是在自己的男朋友做这个也会不舒服,不习惯。她就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有一份事业编或者是教师编这样压力也不大,也不会很“险恶”的环境,你看这些其实都是他的三观的体现,是她对这种价值观念的理解。
三观这种东西没必要一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每一条都要找到对应,你可能也说不上自己的三观是什么,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也都在现实中体现着。
人与人之外的差异多数来源于三观不同。
不然为什么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工作。而不同的人对于为什么作出贡献的理解有不同呢?而对于每个国家之间的看法又不同呢?
对于选择工作,有些人会选择挣钱多的,有些人会选择安稳的,有些人会选择看起来高大上的,有些人会选择低调点的工作。因而生活出现了不同的行业,如:传媒业,房地产业,销售业,地铁业等等。从而从这些行业产生相应的职业供人们选择。
倘若你认为世界上没有人生观,那么所有的人的生活不应该是按照相同的模式去做,人们在工作上生活上学习上将会是完全同步的。
有些人认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发明才是对社会做出贡献,而有些人认为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就是对社会作出贡献。正是因为他们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定位是不同的,所以才会有了上面的差异。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制度,并且有他的特色,每个人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看法,而每个人想去旅游的国家也不同。
倘若世界上的人三观都相同的话,我们将会像机器人一样重复单调的喜欢这一件事情。
正是因为三观不同,人与人之间才会有不同的性格,才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事情和职业,这个世界才会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才会有各具特色的文化。正是因为三观的不同,我们才可以享受现在的美好。倘若,三观相同,我们的社会也会黯然失色。
我认为三观这种东西是真的存在的,而且每个人的三观都不会不同。三观就是对此事物的看法和认知,也就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我觉得大家可以多出去走动,认识不同的人,你就会发现,三观真的不同。
人们的三观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你会发现,老一辈的思想观念就会我们不同。老一辈的人,处理起事情来,往往死板。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我们老一辈的人受到了教育就会比较少,可能年龄很小就出来工作了。他们学到的东西往往是从自己的社会经验中汲取而来的。而读书多的人,往往是从课本中学到知识,受书本想要传播的理论观念的影响较多。
据我观察,不同的职业也有不同的三观。举一个例子,比如一个卖矛的人和一个卖盾的人。卖矛的人觉得自己的矛,是天底下最锋利的东西,什么都可以穿破。而卖盾的人觉得自己的盾,非常坚硬,不论什么锋利的东西都穿不过,双方各持己见 ,而他们的这种不同的认识,都是从自己的特殊职业中认识到的,卖矛的人,可能是关注矛多么的锋利,而没有了解过盾,卖盾的人亦然。
三观,对于我们真的很重要。它给我们树立的人格、性格,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而且三观有时候也是没有对错的,怎么想都对,但是要自己把握好这个度。树立三观,做正气之人。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信则有,不信则无。
三观是什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已经从这三观中延伸出去。如今在网上,但凡牵扯到观点不一的时候,总能扯到三观。
唯心主义说意识第一性,我思即我在。那么我思索的结果就是我观点的反映。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的第一性,那么思索的结果即观点,其实并不能被人看见,不能被证明存在的就不是物质,不是物质的,肯定也是不存在的。
所以说,三观可以不存在。我们活着就一定要找出个意义吗?要多少人的一生都和哲学扯不上半毛钱的关系。和他们谈三观,如对牛弹琴。
那我们和谁谈三观,自然是那些有且能坚持自己论点,并找出论据一一反驳回来的人。对于那种诡辩说不过,破口大骂的人,请直接删除,拒绝被伪三观来毁三观。
观点不统一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万历年间,张居正身处高位,一代文宗王世贞想请张居正帮忙说说,求提携,两人在学术上有不合,张居正拒绝提携说王世贞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而后王世贞却将给张居正父亲幛词写进自己的文集,张居正被抄家后,王世贞删去了这篇幛词,加上了很多时人流传的说张居正不好隐私。
同样是被张居正罢官,一个叫汪道坤的下臣在张居正死后十年,将这些幛词加入了自己的自刻文集。
其中三观,可以细品。无论评论何人何事,客观是最起码的三观。
荆州有太晖观,开元砚,玄妙观。还有三孤,孤愤屈原,孤傲关羽,孤独张屈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