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特别讨厌葱。后来去美国租房,屋里住一山东大爷。第一次他劝我:哎姑娘,来点?我说不了谢谢。第二次他劝我:哎姑娘,整点?好吃。我说不了谢谢。 然后第三次、第四次…大爷持之以恒地安利我大葱卷饼,每晚六点,从不打烊。一个月后,我实在不好意思,卷了一个,从此明白人间真谛啊!!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每天一个大葱卷饼,跟大爷一人一小板凳,支着ipad看婚姻保卫战。
我是山东威海人。其实说实话外地人对山东人的认识有时候真的过于模糊笼统。山东分鲁西和胶东,这两个部分的人的共同点就是热情好客,胸怀广大,直爽不拐弯抹角。但是区别很明显了,一,煎饼卷大葱是鲁西名吃,我们胶东人不太吃!二,我们这边的方言属胶辽官话,和山东话区别较大。像是临沂,济南,泰安那边的话我们这里听不懂的。
煎饼和大葱啊,这个概念源于大学的山东舍友,每次开学她都会从老家带来一大包煎饼,吃饭的时候,去食堂打两个菜,用饼子包着吃的倍香,还总说只可惜大葱不好带,否则煎饼配大葱才是绝配。
记得在山东上学的时候山东杂粮煎饼,和手抓饼一起称雄各大高校食堂,尤其是早餐界和打包界,量特别走,味道也好。
上个月去爬泰山,偶然在泰安坐了一次公交车。真的是只要上来老人,一山东本地人立刻主动让座,毫不犹豫的那种。我坐在最后一排,一共七八站地的距离,一直不停的目睹年轻人起身让座。那一刻我真的被淳朴的民风感动到了。
想到了山东人谦逊有礼的淳朴民风,走在大街上,时不时的就有人以老师称呼我,真的让我受宠若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