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的学校在开发区,我觉得我应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去往学校就花了2个小时。眼看着周围的建筑越来越旧,越来越偏僻,我心里就一紧。嗯,这个城市的大学城在市中心,听说以前我们学校也在市中的,后来新校区迁到了开发区。所谓的开发区真的像是一个小县城 ,刚来的时候周围只有一些一般的商铺,想买的东西一般买不到,而且我们学校所处的学院路,除了我们学校其他的都是一些三本专科学校,俗称三本一条街。有时候真的太心酸,很多很好的讲座也不会来我们学校,因为位置太偏,感觉我们的学校像是被市中大学城给抛弃了一样。学校周围没有地铁,去市中心需要坐两趟公交车,很不方便。最近好了些,学校附近修了一个商场,里面好吃的挺多的。相信学校周围应该会越来越好,不过我们在校期间应该看不到了~
身在农村的我就先不提自己的初高中,因为比起他们,我觉得自己的大学更偏僻。
虽然以前的初高中都是我们那的小镇上,但最起码人家坐落在繁华的街道中央,出门都是集市,从来不用愁买不到东西,只会担心钱不够。
但是拿自己现在的大学跟以前的初高中相比,那他们就算不上偏僻了。现在所处的大学真的算得上坐落在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学校后边都是田地,前边都是起建的楼房,全是停工的毛坯房。方圆多少里地,除了学生跟老师真看不到其他人。
就是在周末的时候,勉强有小商小贩儿在学校门口卖点小吃。每次想逛超市就要坐公交车辗转一个多小时,如果现在没有淘宝的话,想必我们都会疯掉。
自己学校在城市的最偏远的郊区。
与外界连通的方式只有一个公交车,而且发车非常慢,专门连接学校和地铁站。
每次需要离开学校,就要在公交车站等半天的公交,到达地铁。
然后乘坐地铁到市区里面,而且要坐2个小时的地铁...
出门一次,基本都要3小时才能到目的地。
我小学时的学校需要翻过两座大山,来回走路要两个小时左右。那时候最艰苦的不是学校离家远,而是学校里喝水的地方特别远,每次都要和小伙伴俩俩组成一队去挑水回学校,水池在半上坡上,每次来回都要休息好多次才能到学校,现在想想,小时候的艰苦也让我更加努力读书。
小时候去学校时会感觉无论怎么走都走不到,但每次放学回家就会觉得再远也很快就到家了。从小就有个梦想,梦想自己的村子能有一所学校,至今还经常梦到老家有一所很大的学校。
我的学校是真的偏,偏僻的不行。和本部校区地理位置差别太大。出门没有交通工具,只能做小三轮或者徒步没有共享单车,这里是开发区,没有大商场只有几个工厂。超市名声好听实际上只有一层,总之能够娱乐的地方只有几家,很局限,如果要求市区得坐70分钟的公交或大巴。每天晚上大马路上也就来来回回那么几辆货车。其余的就是附近人家的电动车,人口稀少学校人是最多的地方。风景就是有个海堤,海军的船,以及油菜田和荒地。
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天都得跑几里路去学校,路上都是草和树,荒无人烟的。我们经常结伴同行。一到下雨天学校门前的大河都会积水要老师一个个的抱过去,我们回家的时候都是跑和快走的,跟不上的话就会特别吓人,只剩你一个黑姑乎的,有次有个低年级走路跟不上其它人都在吓他,只有我等他,我们两一路聊天,突然觉得不怕了,在这荒野里也是如此美丽。最后我们舒舒服服的到家,他们一个个跟泥腿子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