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特别渴望过春节,因为可以吃到好吃的,可以穿一身的新衣服,可以走亲串友的讨红包。
但长大才发现一切都变了。平时吃的可能比春节还好,再也不是只有过春节才能买新衣服了,长大亲戚也不给红包了,有心意给红包这微信上动动手指的事。
我有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姑娘,突然变成了一个宅女。从放假一直到开学,整个春节期间一直宅在屋里。突然觉得过节真没意思。
这是一个既花钱又要长胖的节日,亲戚一拥而入的喧闹让我头疼,哪有一个人躺在被子里扣手机过瘾。
一个是以前的生活不是那么好,就期待过年的伙食啊等等。但是现在富裕了,过年吃的平时想吃也吃的到,没有那么期待了,年味也就淡了。
二是小时候过年都是出去玩啊,团聚之类的,现在人手一手机在家窝着,年味也就淡了。
三是小时候的一些习俗由于某种原因现在已经不进行了(比如因为放鞭炮污染空气),导致年味变淡。
倒不是说年味越来越淡而是人心在发生变化,春节还是依旧传统的习俗,但是人们因为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春节渲染的氛围反倒不喜欢了,所以觉得年味越来越淡。虚拟世界充斥在人们的生活当中,绝大多数人都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在虚拟世界徘徊,却对于眼前的人置之不理,年永远在这,人心却不断在改变。
的确有人觉得春节越来越没年味了,其实我并不这么看,当春节临近,所有的店面集体关门,家家或多或少的办年货就是一种年味,只不过表现形式更多样了,年味在心不在形式,再说了过年的仪式感也并非只有一种表现形式,兴趣点分散了给人感觉某一点氛围稍有不够,但春节依然是国人的大狂欢。
或许并不是没有了年味,而是我们长大了,身上担负这更多了责任和义务,不像小时候那么无忧无虑了。而且现在过年也不再有小时候那般童真了,以前只要能够穿新衣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而现在再也不会因为过年的一件新衣服而开心万分了!
曾经人们过的是男耕女织的日子,很多人都在家里,也没有很高的物质需求。现在很多人都在外面打工,看惯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的生活要求也越来越高,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变得浮躁了,也就没有多少心思在过年这件事情上面了。






